道殍累累岁大祲,达翁周恤意何深。
指山托种千株木,发廪全倾万斛金。
建水一时回菜色,龙津终古蔼棠阴。
区区射利沽名者,俯仰斯图不愧心。
道殍累累岁大祲,达翁周恤意何深。
指山托种千株木,发廪全倾万斛金。
建水一时回菜色,龙津终古蔼棠阴。
区区射利沽名者,俯仰斯图不愧心。
这首明代夏原吉的《题杨学士万木图》描绘了一幅社会疾苦与仁政关怀的鲜明画面。首句“道殍累累岁大祲”,写出了饥荒年间路边饿殍遍野的凄惨景象,"殣"字形象地展示了灾荒的严重。次句“达翁周恤意何深”,将杨学士比喻为体恤民情的达官,表达了他对百姓疾苦的深深忧虑和无私援助。
“指山托种千株木”一句,赞扬了杨学士慷慨解囊,鼓励百姓植树造林,以长远之计缓解眼前困境。“发廪全倾万斛金”则直接描述他开仓济贫,大量粮食救济灾民的壮举。这两句展现了杨学士的仁德和智慧。
“建水一时回菜色,龙津终古蔼棠阴”通过描绘建水河畔因救济而恢复生机,龙津之地永远充满着海棠树下的和谐氛围,进一步渲染了杨学士善举带来的深远影响。
最后,“区区射利沽名者,俯仰斯图不愧心”是对那些只为私利和虚名的人的讽刺,他们与杨学士的高尚行为相比,显得渺小。诗人以此结尾,表达了对杨学士无私奉献精神的敬佩和对社会上某些人的道德批判。
整首诗通过对比,赞美了杨学士的仁爱之心和实际行动,同时也对社会风气进行了反思。
背郭嚣尘远,高秋川岳清。
幽怀初旷荡,陈迹故纵横。
遥望龙盘旧,长怜蚁穴争。
绀园随处辟,粉堞向来倾。
发草窥眢井,看碑验故茔。
门开苍耳路,亭爱翠微名。
远树淮南出,沧江鸟外明。
人烟川浩渺,风物岁峥嵘。
吹帽仍佳节,传觞但老兵。
愚生杂蛙黾,浪走愧璜珩。
去去帆樯尽,萧萧芦苇鸣。
登高未成赋,览古独含情。
政复哀王粲,何堪厌祢衡。
敝庐沧海曲,目断白云生。
岩前通细路,岭外接危峰。
梯磴踰千级,烟霞过万重。
缘崖收异荈,步壑数长松。
隔屋号朱虎,当窗现黑龙。
蘅兰争酷烈,桃李角鲜秾。
隐士多相过,仙人庶可逢。
第能安性命,何患改颜容。
炼鼎丹砂熟,倾壶白酒醲。
微茫追绝响,潇洒振孤踪。
乡里宜同好,他年必子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