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垂短发女沙弥,水作丰神玉作肌。
瞥见画船将傍岸,镜台先去理双眉。
垂垂短发女沙弥,水作丰神玉作肌。
瞥见画船将傍岸,镜台先去理双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垂发沙弥的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的美丽与纯净。诗人以“垂垂短发女沙弥”开篇,简洁地勾勒出人物的外貌特征,同时暗示了她与世俗的疏离感,以及可能蕴含的超脱与宁静。
接着,“水作丰神玉作肌”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女子的气质比作流动的水和温润的玉,生动地表现了她的灵动与高洁,仿佛自然界的美好都被她所承载,展现出一种超越物质的内在美。
“瞥见画船将傍岸,镜台先去理双眉”则进一步刻画了这位沙弥的日常情景。当她不经意间看到停靠的画船时,她并未立即被外界的繁华所吸引,而是首先想到的是整理自己的仪容,这既体现了她对自身形象的重视,也暗示了她内心的平静与自持。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人物形象,也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注重内心修养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沙弥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她的外在之美,更深入探讨了她内心的纯净与超脱,以及对自我修养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思与美感的作品。
古木森苍崖,飞云挂石屋。
南风三日程,吹送湘水曲。
诸山若屏障,秀色疑可掬。
时维暮春初,晴晖散平陆。
蘅芜杂荪荃,细碎纷众绿。
山花如有情,时炫游子目。
遥看白鸟下,径就陂塘浴。
净极不容唾,况敢濯我足。
当年子屈子,行吟想芳躅。
至今湘水流,不共江河浊。
海洋尔何山,灵源此中蓄。
何当访幽胜,一就峰顶宿。
谈笑究何长,揖别难徐徐。
雁行又南北,从此埙篪殊。
忆昔事亲日,承颜欢有余。
忽忽几经年,各作风尘驱。
儿女及婚嫁,疾病须匡扶。
入门向问讯,叹息言清臞。
瞻彼田舍子,岂复离斯须。
贵者不如贱,反为仕所拘。
寒月照征程,秋风吹短裾。
相持一樽酒,渺渺何愁予。
愿言各努力,弗虑功名虚。
富贵我亦易,充盈人所虞。
行成身当退,松菊可自娱。
枯杨不再芳,残花不再扬。
下士忽愁苦,斯人已沦亡。
沦亡岁月迁,昨梦在我傍。
觉来不见君,神思空旁皇。
旁皇何所之,愿言携酒浆。
寻君墓前道,空山石苍苍。
苍山万古色,人命有短长。
乡井嗟决绝,魂当随鸟翔。
青云为君衣,白云为君裳,君已契冲穆,岂复含悲伤。
斜日下寒天,存者长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