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王太师挽词·其二》
《王太师挽词·其二》全文
宋 / 文彦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去春解组遂西征,曾辱都门出饯行。

席上诗成光退迹,樽中酒满叙离情。

经年方叹音容隔,此日俄惊柱石倾。

羸老不能亲引绋,临风洒泪湿襟缨。

(0)
鉴赏

这首挽词《王太师挽词(其二)》由宋代文彦博所作,表达了对逝去的王太师深切的哀悼与怀念之情。

首联“去春解组遂西征,曾辱都门出饯行”,描绘了王太师在去年春天解除了官职,西行远征的情景。曾经在京城的大门受到人们的敬意与送别,这一场景充满了对王太师功绩与威望的尊敬。

颔联“席上诗成光退迹,樽中酒满叙离情”,则通过宴会上的细节,展现了人们在王太师即将离开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席间,诗篇应运而生,照亮了离别的痕迹;酒杯中的酒满溢,承载着离别的深情厚谊。

颈联“经年方叹音容隔,此日俄惊柱石倾”,表达了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对王太师的思念逐渐加深,直到某一天,突然发现这位国家的栋梁之材已经离去,这种震惊与悲痛难以言表。

尾联“羸老不能亲引绋,临风洒泪湿襟缨”,则是对王太师去世后,作为老友或长辈无法亲自参与葬礼的遗憾。在风中,老友或长辈只能以泪水表达内心的悲痛,泪水打湿了衣襟上的带子,形象地展现了哀悼之情的深沉与真挚。

整首挽词通过对王太师生前事迹的回顾和逝世后的哀悼,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友情、忠诚与国家责任的崇高价值追求。

作者介绍
文彦博

文彦博
朝代:宋

文彦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天圣五年(1027年),文彦博进士及第。历任殿中侍御史、转运副使等职。庆历七年(1047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平王则起义功,拜同平章事。皇祐三年(1051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1055年)复相。
猜你喜欢

小雨偶出邻里小儿竞随吾后不知其意何也

云生海澨初飞雨,日漏山椒旋作晴。

箬笠芒鞋桥下路,儿童争逐放翁行。

(0)

一壶歌五首·其四

耻从岳牧立尧庭,况见商周战血腥。

携得一壶闲处饮,不曾苦醉不曾醒。

(0)

赋烧笋竹字韵

先生朝槃厌苜蓿,笋味得全差胜肉。

苍头扫地犀角出,赤燄腾烟龙尾秃。

土膏渐竭外欲枯,火候微温酒已熟。

拨灰可惜衣残锦,解箨犹怜肤跃玉。

青青无日长儿孙,草草为人供口腹。

卢家丞相蒸葫芦,石家无人煮豆粥。

去毛留顶有何好,捣韭作齑空自速。

不如野人工食淡,自办行厨入修竹。

句里曾参玉版禅,胸中会著筼筜谷。

主人不问不须嗔,昨夜西风响林屋。

(0)

送道成北游

从游十载前,总角君尚少。

相逢十载后,我鬓雪争曜。

修鳞纵巨壑,倦羽落荒峤。

盛衰各自异,巧拙更相诮。

义理浩无涯,经纶孰知要。

立身如处女,被服善窈窕。

止令公子慕,莫博千金笑。

(0)

王隐斋墨梅

曾看月下挂疏影,更怜雪后折横枝。

逋仙此诗真是画,王生非画却成诗。

(0)

题三洲诗卷

潮拥寒沙疋练长,东南人物老江乡。

藕花秋晚吴霜落,杜若春深楚水香。

闲对渔樵谈治乱,贪看鸥鹭失兴亡。

无人会得乘桴意,东面区区叹海洋。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