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烧笋竹字韵》
《赋烧笋竹字韵》全文
宋 / 陆文圭   形式: 古风

先生朝槃厌苜蓿,笋味得全差胜肉。

苍头扫地犀角出,赤燄腾烟龙尾秃。

土膏渐竭外欲枯,火候微温酒已熟。

拨灰可惜衣残锦,解箨犹怜肤跃玉。

青青无日长儿孙,草草为人供口腹。

卢家丞相蒸葫芦,石家无人煮豆粥。

去毛留顶有何好,捣韭作齑空自速。

不如野人工食淡,自办行厨入修竹。

句里曾参玉版禅,胸中会著筼筜谷。

主人不问不须嗔,昨夜西风响林屋。

(0)
注释
朝槃:早起的餐盘。
苜蓿:一种草本植物,常用于喂马。
笋味:春天竹笋的鲜美味道。
犀角:比喻珍贵的物品。
赤燄:红色的火焰。
玉版禅:佛教中的禅定境界,如玉版般纯净。
筼筜谷:古代地名,象征宽广的胸怀。
翻译
先生早起不再满足于苜蓿,春笋的味道更胜过肉类。
仆人打扫地面时,露出如犀角般的珍贵物品,火焰腾空,锅底只剩龙尾的焦痕。
土地渐渐干涸,外物将要枯萎,火候适中,酒已酿熟。
拨开炉灰虽可惜,但残破的锦衣也映衬出美玉般的光泽。
青青的竹子没有日日生长,只为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
卢家丞相用葫芦蒸食,石家无人煮豆粥以待客。
去掉鸡毛只留下头顶有什么好?捣碎韭菜只能加快腐烂。
不如野外的人懂得清淡饮食,自带炊具进入竹林修行。
诗中曾参领悟了禅意,心中怀有如筼筜谷般广阔的心境。
主人无需多问,只因昨晚西风吹过树林发出声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烧笋和竹子的烹饪过程,以及诗人对朴素生活的欣赏。首句“先生朝槃厌苜蓿”暗示了主人公对日常饮食的简单,而“笋味得全差胜肉”则表达了对新鲜竹笋口感的赞美,认为其美味超越了肉类。接下来的诗句通过“苍头扫地犀角出”、“赤焰腾烟龙尾秃”等生动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烧笋时的热气腾腾和竹皮剥落的情景。

诗人感慨“土膏渐竭外欲枯”,暗示食材的珍贵,而“火候微温酒已熟”则体现了烹饪的精细。烧笋后的竹皮“拨灰可惜衣残锦”,“解箨犹怜肤跃玉”则写出竹笋的洁白如玉,令人怜爱。诗人以“青青无日长儿孙”暗指竹子的生生不息,然而却被轻易用于口腹之欲。

接下来的“卢家丞相蒸葫芦,石家无人煮豆粥”是对比,意在批评富贵人家的奢侈与贫贱人家的简朴。诗人认为,“去毛留顶有何好,捣韭作齑空自速”不如野人自给自足,享受清淡自然的生活。

最后两句“句里曾参玉版禅,胸中会著筼筜谷”借禅宗故事表达对清静生活的向往,而“主人不问不须嗔,昨夜西风响林屋”则以风声结尾,增添了诗意的宁静氛围。整体上,这首诗以烧笋竹为线索,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和自然之道的追求。

作者介绍

陆文圭
朝代:宋   字:子方   号:墙东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生辰:1252~1336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猜你喜欢

未透彻,不须呈,十方世界廓然明。

孤峰顶上通机照,不用看他北斗星。

(0)

句·其五

别易会难无可奈。

(0)

拟寒山·其九

自住国清寺,因循经几年。

不穷三藏教,匪学祖师禅。

一事攻烧火,馀閒任性眠。

生涯何所有,今古与人传。

(0)

兵要望江南·其四十一占六壬第二十八

传白虎,相克战伤人。

无气不伤途死损,天空依旧是空陈,旺处是穷贫。

(0)

兵要望江南·其二十四《周易》占候第二十六

财爻动,便是我军粮。

出国寻粮我军旺,无财难旺恐饥荒,仔细好推详。

(0)

兵要望江南·其二占梦第二十五

将军梦,云外见飞龙。

急去战时须获捷,不过三日帝王封,位显立奇功。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