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朝槃厌苜蓿,笋味得全差胜肉。
苍头扫地犀角出,赤燄腾烟龙尾秃。
土膏渐竭外欲枯,火候微温酒已熟。
拨灰可惜衣残锦,解箨犹怜肤跃玉。
青青无日长儿孙,草草为人供口腹。
卢家丞相蒸葫芦,石家无人煮豆粥。
去毛留顶有何好,捣韭作齑空自速。
不如野人工食淡,自办行厨入修竹。
句里曾参玉版禅,胸中会著筼筜谷。
主人不问不须嗔,昨夜西风响林屋。
先生朝槃厌苜蓿,笋味得全差胜肉。
苍头扫地犀角出,赤燄腾烟龙尾秃。
土膏渐竭外欲枯,火候微温酒已熟。
拨灰可惜衣残锦,解箨犹怜肤跃玉。
青青无日长儿孙,草草为人供口腹。
卢家丞相蒸葫芦,石家无人煮豆粥。
去毛留顶有何好,捣韭作齑空自速。
不如野人工食淡,自办行厨入修竹。
句里曾参玉版禅,胸中会著筼筜谷。
主人不问不须嗔,昨夜西风响林屋。
这首诗描绘了烧笋和竹子的烹饪过程,以及诗人对朴素生活的欣赏。首句“先生朝槃厌苜蓿”暗示了主人公对日常饮食的简单,而“笋味得全差胜肉”则表达了对新鲜竹笋口感的赞美,认为其美味超越了肉类。接下来的诗句通过“苍头扫地犀角出”、“赤焰腾烟龙尾秃”等生动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烧笋时的热气腾腾和竹皮剥落的情景。
诗人感慨“土膏渐竭外欲枯”,暗示食材的珍贵,而“火候微温酒已熟”则体现了烹饪的精细。烧笋后的竹皮“拨灰可惜衣残锦”,“解箨犹怜肤跃玉”则写出竹笋的洁白如玉,令人怜爱。诗人以“青青无日长儿孙”暗指竹子的生生不息,然而却被轻易用于口腹之欲。
接下来的“卢家丞相蒸葫芦,石家无人煮豆粥”是对比,意在批评富贵人家的奢侈与贫贱人家的简朴。诗人认为,“去毛留顶有何好,捣韭作齑空自速”不如野人自给自足,享受清淡自然的生活。
最后两句“句里曾参玉版禅,胸中会著筼筜谷”借禅宗故事表达对清静生活的向往,而“主人不问不须嗔,昨夜西风响林屋”则以风声结尾,增添了诗意的宁静氛围。整体上,这首诗以烧笋竹为线索,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和自然之道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