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住国清寺,因循经几年。
不穷三藏教,匪学祖师禅。
一事攻烧火,馀閒任性眠。
生涯何所有,今古与人传。
自住国清寺,因循经几年。
不穷三藏教,匪学祖师禅。
一事攻烧火,馀閒任性眠。
生涯何所有,今古与人传。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侣在国清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诗人通过“自住国清寺”,展现了其对佛教修行的专注与坚持。接着,“因循经几年”表明了他在佛法学习上的持续努力,但又强调了并非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三藏教义或禅宗学说的学习,而是寻求更深层次的理解与领悟。
“一事攻烧火,馀閒任性眠。”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僧侣日常生活的简朴与随性,他专注于烧火这一日常事务,其余时间则随心所欲地休息,体现了佛教中“无为而治”的生活哲学。这种生活态度不仅是一种对物质欲望的摒弃,更是对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的追求。
最后,“生涯何所有,今古与人传。”诗人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即人生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拥有什么,而在于能够将智慧与慈悲传递给后世,影响和启迪他人。这不仅是对个人修行成果的肯定,也是对佛教精神传承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侣在国清寺修行生活中的独特体验和深刻思考,既体现了佛教修行的内在要求,也蕴含了对人生真谛的探索与感悟。
奇服先生老不衰,堂前弟子为秋悲。
人今不见如三月,天昔平分此四时。
海水何尝知冷暖,风飙原自别雄雌。
清时会有高年问,暂与沈酣读《楚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