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月山寺壁三首·其一》
《题月山寺壁三首·其一》全文
宋 / 李处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故国三千里,行藏岂问天。

雪峰明的的,水溜响涓涓。

指冻无完甲,琴寒有折弦。

老僧如木石,性静不须禅。

(0)
翻译
故乡遥远在三千里之外,我的行止难道还需要问天意。
白雪覆盖的山峰清晰可见,流水声潺潺轻响。
手指冻得连完整的甲胄都握不住,琴弦因寒冷而发出断续的声响。
老僧如同木石一般静默,他的本性宁静,无需再修禅定。
注释
故国:故乡。
三千里:极言距离之远。
行藏:行为和隐藏,这里指人生道路。
岂:难道。
问天:询问上天的安排。
雪峰:雪山。
明的的:明亮的样子。
水溜:流水。
响涓涓:声音清脆流淌。
指冻:手指冻僵。
无完甲:形容极度寒冷,连甲胄都难以保持完整。
琴寒:琴因为天气冷而显得更冷。
折弦:冻断的琴弦。
老僧:年老的僧人。
如木石:像木头和石头一样静止不动。
性静:性格平静。
不须禅:不需要通过禅定来寻求内心平静。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远离故土、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与哲学思考的诗句。开篇“故国三千里,行藏岂问天”表达了诗人对于遥远故土的深切思念,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不再询问世俗的烦恼。这不仅是对物理距离的写照,更是心灵距离的映射。

接着“雪峰明的的,水溜响涓涓”则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水画面。雪峰在阳光下闪耀着洁白的光辉,而远处的溪流潺潺,声音清晰而持久。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纯净、宁静。

“指冻无完甲,琴寒有折弦”这两句则转换了画面,展示了诗人在严冬之中,甚至连手指都被冻得无法完全握拳,而他的古琴也因寒冷而断裂。这既是对极端气候的刻画,也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可能正经历着某种严酷考验。

最后,“老僧如木石,性静不须禅”则描绘了一位老僧的形象,他的心灵如同木石般坚定、宁静,不需要通过禅修来寻求内心的平和。这是对一种超脱世俗达观境界的赞美,也可能是诗人对于自身精神追求的一种寄托。

整体而言,这段诗句以其深远的情感、生动的自然描写以及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在远离故土时对生命、时间与自然之美的独到感悟。

作者介绍

李处权
朝代:宋

(?—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
猜你喜欢

和拟古九首·其一

严雪秀松柏,劲秋凋蒲柳。

贞脆各有终,金石独坚久。

郁郁复郁郁,起坐思亲友。

出门无所见,入室斟吾酒。

山川多白云,契阔两愧负。

非无千黄金,不敌寸心厚。

寸心岂云多,市道乃无有。

(0)

和荅庞参军

宜阳蛮蜑国,颇习中州言。

苍山拥县城,隐几如丘园。

闲咀马槟榔,静咏舂陵篇。

喧喧铜鼓中,琴歌独悠然。

我欲往从之,奋飞无阶缘。

伫闻嘉政声,愤懑当一宣。

我家老涪翁,清风满江山。

将子留妙染,馀事垂千年。

(0)

蝴蝶

天然傅粉似何郎,逐队纷纷过短墙。

双翅伶俜怜影瘦,一生消受是花香。

才依弱草堪藏拙,胡得春风便欲狂。

知否世途危险甚,蛛丝悬网在檐旁。

(0)

征粮至浮河宿詹氏书斋次壁间韵

雨过青山翠万重,浮河新水浸芙蓉。

入门先拭题诗壁,裁句时闻隔院钟。

只愿康衢酬帝力,敢期褒德启侯封。

明年幸免催科累,载酒携筐劳尔农。

(0)

病起

一病三旬久,无聊觉袖单。

拥衾终日卧,入户好风寒。

幽鸟声愁听,新花眼倦看。

此身清似鹤,且自倚栏干。

(0)

经戈克腾木感怀

举世谁堪借箸谋,年来懒上仲宣楼。

地无草木春何在,野有旌旗夜不收。

民隐尚期循吏恤,边才还待庙堂求。

纶扉更作狂澜障,极目东南万里愁。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