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经戈克腾木感怀》
《经戈克腾木感怀》全文
清 / 严金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举世谁堪借箸谋,年来懒上仲宣楼。

地无草木春何在,野有旌旗夜不收。

民隐尚期循吏恤,边才还待庙堂求。

纶扉更作狂澜障,极目东南万里愁。

(0)
鉴赏

这首诗《经戈克腾木感怀》是清代诗人严金清所作,通过其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国家时局的忧虑与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首联“举世谁堪借箸谋,年来懒上仲宣楼”,开篇即以“借箸”典故,暗喻天下大事无人能为国家出谋划策,同时流露出诗人对当前政局的无奈与失望。仲宣楼,原指东汉文学家王粲登楼远眺,抒发思乡之情,此处借以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国忧民的情怀。

颔联“地无草木春何在,野有旌旗夜不收”,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一幅荒凉凄冷的画面。春天本是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季节,但在诗人眼中,大地却一片荒芜,没有了生命的迹象。而夜晚,战旗依旧飘扬,暗示战争的残酷与持久,让人心生悲凉。

颈联“民隐尚期循吏恤,边才还待庙堂求”,转而关注民生疾苦。诗人呼吁需要有德行的官员(循吏)来体恤百姓,同时也期待朝廷能够选拔有能力的人才(边才)来处理边疆事务。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改善民生的热切期盼。

尾联“纶扉更作狂澜障,极目东南万里愁”,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纶扉,古代宫门,这里代指朝廷。诗人希望朝廷能够成为抵御社会动荡的屏障,但面对东南方向的广阔疆域,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虑。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关切和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社会现状的描绘,以及对理想政治的呼唤,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严金清
朝代:清

(1837—1909)江苏无锡人,字紫卿。同治间入左宗棠幕,办理税厘及营务,后参与镇压甘肃回民反抗。历任浙江温州通判、台湾淡水同知、新疆迪化知州、陕西延榆绥道。有《严廉访遗稿》。
猜你喜欢

梨岭道中十八首·其十二

树拥碧山深,水急寒滩浅。

佳景难收拾,新诗谩裁剪。

(0)

题画山水扇

结屋苍松里,悠然趣不群。

柴门扃湿翠,萝径入寒云。

山转红尘隔,溪横碧霭分。

烟霞应莫恋,天上有明君。

(0)

曾氏八咏为子棨侍讲赋·其四虎溪积雪

小小溪堂雪覆檐,梅花枝上玉纤纤。

山头月落人初睡,猛虎一声风满帘。

(0)

监中夜宿

秋风洒竹枝,凉气入疏衣。

鹤背月中冷,荧光雨后微。

紫垣当讲席,玉漏隔彤闱。

良夜清如许,思亲苦梦归。

(0)

次韵胡学士春日陪驾游万岁山十首·其十

仗外香风起,飞花点绣罗。

柳阴啼翠鸟,池曲泛苍鹅。

归路烟霞迥,中天雨露多。

晚来歌吹发,云际转纤阿。

(0)

题荆州刘给事子伟赠行卷·其一

客里逢君话旧游,醉中曾上仲宣楼。

君家正近楼前住,风送江声日夜流。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