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逢戏场声,壤壤战时伍。
日落未云休,田家亦良苦。
问儿今垄上,听此何莽卤。
昨日应官繇,州前看歌舞。
逢逢戏场声,壤壤战时伍。
日落未云休,田家亦良苦。
问儿今垄上,听此何莽卤。
昨日应官繇,州前看歌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与农事交织的画面。开篇“逢逢戏场声,壤壤战时伍”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音响,展示了战争的喧嚣与军队的整齐。这不仅形象地表达了战争的紧张气氛,也间接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接着,“日落未云休,田家亦良苦”两句,则转换了视角,描述了农民在收获季节依旧辛勤劳作的情景。这既表现了农业生产的艰辛,也隐含着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与同情。
“问儿今垄上,听此何莽卤”两句,通过一个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农家子弟在战乱中的遭遇表示关切。这里的“何莽卤”可理解为一种哀伤之声,体现了诗人对战争中普通民众命运的忧虑。
最后,“昨日应官繇,州前看歌舞”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对比鲜明的情景。官府中的宴乐与战场上的血雨形成强烈对照,不仅突出了社会上层享乐与底层苦难的反差,也映射出统治阶级对于人民疾苦的忽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与和平、苦难与享乐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战乱时期社会的矛盾与悲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民众命运的关怀。
衔泥燕,声喽喽,尾涎涎。秋去何所归,春来复相见。
岂不解决绝高飞碧云里,何为地上衔泥滓。
衔泥虽贱意有营,杏梁朝日巢欲成。
不见百鸟畏人林野宿,翻遭网罗俎其肉,未若衔泥入华屋。
燕衔泥,百鸟之智莫与齐。
帐前斲案决大议,赤壁火船烧战旗。
若使曹瞒忠汉室,周郎焉敢破王师。
我老卧丘园,百事习慵惰。
惟有汗漫游,未语意先可。
或挂风半帆,或贮云一舸。
趁潮乱鸣橹,过碛细扶柁。
近辄凌烟海,自笑一何果。
邂逅得奇观,造物岂付我。
古湫石蜿蜒,孤岛松磊砢。
湘竹閟娥祠,淮怪深禹锁。
鬼神骇犀炬,天地赫龙火。
瑰奇穷万变,鲲鹏尚么么。
纷纭旋或忘,追记今亦颇。
作诗配齐谐,发子笑齿瑳。
五老峰前,白鹤遗址。长松荫庭,风日清美。
我时独游,不逢一士。谁欤棋者,户外屦二。
不闻人声,时闻落子。纹枰坐对,谁究此味。
空钩意钓,岂在鲂鲤。小儿近道,剥啄信指。
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优哉游哉,聊复尔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