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十五耘鼓》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十五耘鼓》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逢逢戏场声,壤壤战时伍。

日落未云休,田家亦良苦。

问儿今垄上,听此何莽卤。

昨日应官繇,州前看歌舞。

(0)
注释
逢逢:形容戏场的热闹。
壤壤:形容战时军队的忙碌。
日落:太阳落下。
云休:停止。
田家:农夫。
良苦:非常辛苦。
儿:孩子。
垄上:田头。
莽卤:粗鲁、嘈杂。
官繇:官府徭役。
州前:州府前面。
看歌舞:观看歌舞表演。
翻译
热闹的戏场声音响起,战场上士兵们忙碌
太阳落山仍未停歇,农夫们的生活也十分艰辛
我问孩子田头所见,这样的喧闹多么粗鲁
昨天他们还在官府服役,只能在州前观看歌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与农事交织的画面。开篇“逢逢戏场声,壤壤战时伍”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音响,展示了战争的喧嚣与军队的整齐。这不仅形象地表达了战争的紧张气氛,也间接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接着,“日落未云休,田家亦良苦”两句,则转换了视角,描述了农民在收获季节依旧辛勤劳作的情景。这既表现了农业生产的艰辛,也隐含着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与同情。

“问儿今垄上,听此何莽卤”两句,通过一个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农家子弟在战乱中的遭遇表示关切。这里的“何莽卤”可理解为一种哀伤之声,体现了诗人对战争中普通民众命运的忧虑。

最后,“昨日应官繇,州前看歌舞”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对比鲜明的情景。官府中的宴乐与战场上的血雨形成强烈对照,不仅突出了社会上层享乐与底层苦难的反差,也映射出统治阶级对于人民疾苦的忽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与和平、苦难与享乐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战乱时期社会的矛盾与悲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民众命运的关怀。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马上作

平桥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0)

复愁十二首·其一

人烟生处僻,虎迹过新蹄。

野鹘翻窥草,村船逆上溪。

(0)

燕衔泥

衔泥燕,声喽喽,尾涎涎。秋去何所归,春来复相见。

岂不解决绝高飞碧云里,何为地上衔泥滓。

衔泥虽贱意有营,杏梁朝日巢欲成。

不见百鸟畏人林野宿,翻遭网罗俎其肉,未若衔泥入华屋。

燕衔泥,百鸟之智莫与齐。

(0)

赤壁

帐前斲案决大议,赤壁火船烧战旗。

若使曹瞒忠汉室,周郎焉敢破王师。

(0)

航海

我老卧丘园,百事习慵惰。

惟有汗漫游,未语意先可。

或挂风半帆,或贮云一舸。

趁潮乱鸣橹,过碛细扶柁。

近辄凌烟海,自笑一何果。

邂逅得奇观,造物岂付我。

古湫石蜿蜒,孤岛松磊砢。

湘竹閟娥祠,淮怪深禹锁。

鬼神骇犀炬,天地赫龙火。

瑰奇穷万变,鲲鹏尚么么。

纷纭旋或忘,追记今亦颇。

作诗配齐谐,发子笑齿瑳。

(0)

观棋,并引

五老峰前,白鹤遗址。长松荫庭,风日清美。

我时独游,不逢一士。谁欤棋者,户外屦二。

不闻人声,时闻落子。纹枰坐对,谁究此味。

空钩意钓,岂在鲂鲤。小儿近道,剥啄信指。

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优哉游哉,聊复尔耳。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