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土久陷没,千里嗟水滨。
不复吴盐邑,空有秦女神。
浩荡吞海日,旷阔迷天津。
扁舟谁能往,旦暮逢渔人。
柘土久陷没,千里嗟水滨。
不复吴盐邑,空有秦女神。
浩荡吞海日,旷阔迷天津。
扁舟谁能往,旦暮逢渔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唐彦猷华亭十咏(其四)柘湖》。诗中,柘湖被描绘为一个久已沉没的古老之地,如今淹没在千里之外的水边,曾经的吴地盐业繁荣不再,只剩下了传说中的秦地女神。湖面广阔无垠,仿佛能吞没大海之日,景象壮丽而空旷,让人迷失在天津般的辽阔之中。诗人感叹,这样的大湖,即使有小舟之人,又能有多少人敢于前往探索呢?他们只能在早晚间偶遇打渔的渔人,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孤独感。整体上,此诗以湖水的浩渺和历史的沧桑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对过往文明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