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伦堂下竹疏疏,枝叶萧森凉雨馀。
满目尘嚣俱洗尽,夜深吹烛照残书。
明伦堂下竹疏疏,枝叶萧森凉雨馀。
满目尘嚣俱洗尽,夜深吹烛照残书。
这首诗描绘的是明伦堂下的竹林景象,竹子稀疏而枝叶繁茂,经过一场秋雨后显得更加清冷而宁静。诗人通过这幅画面,表达了对尘世喧嚣的厌倦和对静谧夜晚的喜爱。在这样的环境中,他独自一人,点燃蜡烛,沉浸在阅读中,享受着这份难得的清寂。整首诗以写景抒怀,流露出淡泊名利的文人情怀。
天人本无二,万物备吾身。
一诚苟无妄,呼吸皆鬼神。
南邦五六月,熯阳如火燉。
法师念民食,升坛肆怒嗔。
符召五雷伏,龙起三江滨。
风云随指顾,沛泽来逡巡。
岂惟盈沟浍,更且溢河津。
道路接歌颂,田家具仓囷。
茫茫大钧内,造化岂不仁?
安得法师辈,飞行遍八垠。
以兹云霓心,慰彼大旱民。
杏花门巷,试雨声多处,问春消息。
中酒烧灯人意懒,又是销魂时刻。
见说江南,连朝天气,只觉东风急。
题诗须记,莫教忘了寒食。
因想十里香尘,紫骝嘶断,帽影鞭丝客。
争似草堂清绝好,红到枝头颜色。
水竹篱边,山桃檐外,燕子能相识。
明年花放,我来此处横笛。
数花风,逢谷雨。绿暗旧年树。
径草须锄,莫碍燕来路。红蕉第一风流,移根记取。
伴窗外、粉团春暮。
井华水,玉虎汲洗梧桐,青青嫩如许。
蝴蝶今番,闲了弄香否。丹萱第一忘忧,抽条好护。
伴池上、石榴重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