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林志道兵部宿碧峰寺》
《与林志道兵部宿碧峰寺》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帝京何处少氛埃,古寺幽深背郭开。

有约敲门看修竹,还怜系马破苍苔。

清斋我自便僧供,云卧君能襆被来。

最是多情双白鹤,夜凉飞下勘经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林志道在碧峰寺共度夜晚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的静谧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帝京何处少氛埃”,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帝都尘嚣的厌倦,引出对清净之地的向往。接着,“古寺幽深背郭开”描绘了碧峰寺远离尘世喧嚣,隐匿于山林深处的宁静景象。诗人与友人相约来访,共同欣赏修竹的挺拔与苍苔的生机,体现了他们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

“清斋我自便僧供,云卧君能襆被来”两句,进一步展示了两人在寺院中的生活状态。诗人独自享受着清斋素食,而友人则愿意随行,一同体验寺院生活的简朴与宁静。这不仅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也反映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最后,“最是多情双白鹤,夜凉飞下勘经台”以双白鹤的形象作为点睛之笔,赋予了自然界的生物以情感,它们在夜凉之时飞临经台,似乎在陪伴着诗人与友人的夜晚时光,增添了诗作的浪漫与诗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融入,展现了人与自然、友情与宁静之间的和谐关系,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美的享受。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九月十六日广雅尚书宅集即席赠别樊按察分得佳韵·其一

谢公座上酒如淮,更对云山日夕佳。

前辈起居关气数,永和人物外形骸。

文章丽雅孤飞凤,鼓吹清贫两部蛙。

怕听玲珑歧路唱,潮平日落是天涯。

(0)

谢竹溪诸子·其二

回头语儿辈,汝勿太憨痴。

不有诸君子,何堪卒岁时。

可怜饥冻久,未敢再三辞。

他日如成立,生生尸祝之。

(0)

频伽水村图

深闺未识诗人宅,昨夜分明梦水村。

却与图中浑不似,万梅花拥一柴门。

(0)

沁园春·其一哭云期用高青丘韵

不信斯人,逸气清姿,都安在哉。

痛虎头万里、竟虚骨相;龙文百斛,并落泉台。

今且茫茫,后尤寂寂,谁复知君绝世才。

灵床畔,看纸灰尚暖,书架初埃。戢身三尺荒苔。

便长伴、千年蒿与莱。叹我空到此,作驴鸣去;

人谁似者,望虎贲来。

已矣遗琴,凄然逝水,咽断冰丝未述哀。

知何日,把传编袁友,生面重开。

(0)

夜合花.用史梅溪韵

画里留仙,诗中倚玉,飘零丸髻王郎。

蔫红几点,莺儿衔去深藏。银叶篆,宝奁光。

隔烟波、十丈金塘。此时曾否,开帘待燕,摘蕊新妆。

朱阑曲曲回肠。空记轻酥枕晕,纤指橙香。

天生杜宇,如何化得鸳鸯。依小阁,望银墙。

为愁多、醉不成狂。月沈灯灺,书来梦去,多少猜量。

(0)

后秋兴八首庚子十月望日·其二

规外星辰落落斜,参旗井钺建高华。

洱河北上通云汉,辽水东回接海槎。

啸月岭猿催画角,嘶风胡马咽悲笳。

吴侬莫向天南笑,铁树频年已放花。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