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里留仙,诗中倚玉,飘零丸髻王郎。
蔫红几点,莺儿衔去深藏。银叶篆,宝奁光。
隔烟波、十丈金塘。此时曾否,开帘待燕,摘蕊新妆。
朱阑曲曲回肠。空记轻酥枕晕,纤指橙香。
天生杜宇,如何化得鸳鸯。依小阁,望银墙。
为愁多、醉不成狂。月沈灯灺,书来梦去,多少猜量。
画里留仙,诗中倚玉,飘零丸髻王郎。
蔫红几点,莺儿衔去深藏。银叶篆,宝奁光。
隔烟波、十丈金塘。此时曾否,开帘待燕,摘蕊新妆。
朱阑曲曲回肠。空记轻酥枕晕,纤指橙香。
天生杜宇,如何化得鸳鸯。依小阁,望银墙。
为愁多、醉不成狂。月沈灯灺,书来梦去,多少猜量。
此词以细腻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情感与想象的画面。词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留仙”、“倚玉”、“丸髻”等,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梦幻般的境界。通过“蔫红”、“银叶篆”、“宝奁光”等细节描写,展现了精致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隔烟波、十丈金塘”,运用了空间的对比和视觉的层次感,使得画面更加生动立体。而“此时曾否,开帘待燕,摘蕊新妆”则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朱阑曲曲回肠”一句,不仅描绘了物理空间的曲折,也暗示了情感的复杂与缠绵。接下来的“空记轻酥枕晕,纤指橙香”,通过感官的细节,进一步丰富了情感的表达,让人仿佛能闻到那淡淡的香气,感受到那份温柔与甜蜜。
“天生杜宇,如何化得鸳鸯”这一句,借用了古代神话中的杜宇(即杜鹃),表达了对自由与束缚、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而“依小阁,望银墙”则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渴望,以及对远方或不可触及之物的向往。
最后,“月沈灯灺,书来梦去,多少猜量”将情感推向高潮,月落灯灭,梦境与现实交织,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对未来的不确定以及内心的复杂情绪。整首词在情感的细腻表达和意境的构建上,展现了词人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