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日淇上作》
《春日淇上作》全文
唐 / 李嘉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淇上春风涨,鸳鸯逐浪飞。

清明桑叶小,度雨杏花稀。

卫女红妆薄,王孙白马肥。

相将踏青去,不解惜罗衣。

(0)
注释
淇上:指淇河岸边。
春风:温暖的春风。
鸳鸯:一种水鸟,常成对出现。
逐浪飞:在水中追逐波浪飞翔。
清明:中国传统节日,天气晴朗。
桑叶:春天常见的树叶,可养蚕。
小:形容桑叶嫩小。
度雨:经历雨水。
杏花稀:杏花不多见。
卫女:指卫国地区的女子。
红妆:艳丽的妆容。
薄:淡雅。
王孙:贵族青年。
白马:白色的马。
肥:形容马匹健壮。
相将:相伴而行。
踏青:春天出游赏景。
不解:不懂得。
惜:珍惜。
罗衣:轻薄的丝织衣物。
翻译
淇河之上的春风渐起,鸳鸯鸟在水面上追逐波浪飞翔。
清明时节,桑叶嫩小,细雨过后,杏花稀疏开放。
卫地的女子身着淡妆,王孙骑着健壮的白马。
他们相伴踏青游玩,毫不吝惜地穿着轻薄的罗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天景象,充满了生命力和欢愉的情趣。

"淇上春风涨,鸳鸯逐浪飞"两句,以动人的笔触展现了春日的生机。淇水之上,春风吹拂,水波荡漾,仿佛在告诫着春意的到来。而鸳鸯(一种水鸟)则在这股春风中随波逐流地飞翔,展示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

"清明桑叶小,度雨杏花稀"两句,则细腻地描绘了春日的具体景象。这里的“清明”指的是天气晴朗,阳光透过细小的桑叶,可以想见春意初萌时的温暖与柔和。而“度雨杏花稀”则表达了一种恰到好处的雨水滋润,使得杏花开得不多,但却更加珍贵,每一朵都显得尤为可爱。

"卫女红妆薄,王孙白马肥"两句,则转向了人物的描绘。这里的“卫女”指的是美丽的女子,她们轻施粉黛,春日游赏时的装扮既不失风情,又不过度。而“王孙白马肥”则是对贵族少年骑乘肥壮白马的形象描绘,展示了他们的豪迈与自由自在。

最后,“相将踏青去,不解惜罗衣”两句,表现了诗人和美女共同外出游赏的场景。这里的“相将”意味着一同前行,而“踏青”则是指踏青草,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不解惜罗衣”表达了一种对物质财富的超然态度,即便是华丽的丝绸服饰,也不愿因怕弄脏而放弃这份自由自在的欢乐。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摹,展示了诗人对于生命中美好事物的珍视和享受,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心境。

作者介绍

李嘉祐
朝代:唐   字:从一   籍贯:赵州(今河北省赵县)   生辰:748

李嘉祐,字从一,生卒年俱不可考,赵州(今河北省赵县)人。天宝七年(748)进士,授秘书正字。 
猜你喜欢

花时遍游诸家园十首·其四

花阴扫地置清尊,烂醉归时夜已分。

欲睡未成攲倦枕,轮囷帐底见红云。

(0)

泛舟过金家埂赠卖薪王翁四首·其四

软炊豆饭可支日,厚絮布襦聊过冬。

闾巷家家歌圣泽,子孙世世业春农。

(0)

杨庭秀寄南海集二首·其二

飞卿数阕峤南曲,不许刘郎誇竹枝。

四百年来无复继,如今始有此翁诗。

(0)

村居即事三首·其三

长笛圜鼙曲调新,东家西舍送迎神。

不因丰岁人情乐,淡杀溪头老病人。

(0)

即事二首·其一

秃尾驴嘶小市门,侧篷帆过古城村。

此生感慨知何限,斗酒新丰不足论。

(0)

余往与宇文叔介同客山南今年叔介客死临安十月十一日夜忽梦相从取架上书共读如平生读未竟忽辞去留之不可曰欲归校药方既觉泫然不能已因赋此诗

羁魂憔悴远相寻,髭断肩寒带苦吟。

归校药方缘底事,知君死抱济时心。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