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咏·其九》
《杂咏·其九》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古风

方壶隔沧澥,缥缈郁灵异。

至者乌可知,望者空以涕。

欲度既无梁,安能坐憔悴。

一水具溟渤,一石具嵩岱。

化理本不殊,举目皆有会。

莫恤邹生谭,驰精九州外。

(0)
鉴赏

这首诗《杂咏(其九)》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描绘方壶岛与沧海的隔绝,以及对至者与望者的不同心境,展现了诗人对于宇宙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句“方壶隔沧澥,缥缈郁灵异”描绘了方壶岛与广阔的大海相隔,显得神秘而奇异。接着,“至者乌可知,望者空以涕”表达了对到达彼岸的未知与渴望,以及未能亲临其境者的遗憾和泪水。这种对比,突出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

“欲度既无梁,安能坐憔悴”则表达了面对无法逾越的障碍时的无奈与内心的挣扎。诗人似乎在说,即使想要跨越这道鸿沟,却没有桥梁可渡,又怎能坐以待毙,任由忧愁侵蚀心灵呢?

接下来的“一水具溟渤,一石具嵩岱”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一滴水比作大海,一块石头比作嵩山,强调了宇宙万物虽小却蕴含着宏大的道理。这一句与“化理本不殊,举目皆有会”相呼应,指出宇宙间的规律是相通的,无论我们身处何地,都能找到共鸣。

最后,“莫恤邹生谭,驰精九州外”鼓励人们不要拘泥于邹衍的学说,而是要超越地域的限制,追求更广阔的真理。这里引用邹衍的学说,旨在强调思想不应受限于传统或地域,而应追求更深远的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探讨了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向往、面对困难的勇气以及追求真理的决心,体现了黄景仁对于宇宙与人生独特而深邃的理解。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赠刘少府四膺台奖·其二

赞公庭馆真如洗,吟岸乌纱据槁梧。

刘宠虽廉争得似,橐中犹长一青蚨。

(0)

闻仲慧治制科业于尊生斋嘲之

新水高槐咽暮蝉,尊生斋里好谈玄。

如何半夜篝灯读,只是长杨校猎篇。

(0)

题摘阮图

绛纱微露玉尖纤,搊得新声字阿咸。

门外平康佳姊妺,即今偷谱不须嫌。

(0)

张牧迁淮相国与诸君会饯山园感赠四绝·其四

弇山堂北四株棠,梦雨离云欲断肠。

却道异时无剪伐,飞花曾藉使君觞。

(0)

长夏无事避暑山园景事所会即成微吟得二十绝句·其七

流水高峰尽日闲,柴门风卷不成关。

主翁虽有无劳问,原与游人共此山。

(0)

题文待诏玄墓四景·其二

郁口坟前路欲迷,桃花骄杀武陵溪。

楼头一种看山眼,不见花残衬马蹄。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