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高峰尽日闲,柴门风卷不成关。
主翁虽有无劳问,原与游人共此山。
流水高峰尽日闲,柴门风卷不成关。
主翁虽有无劳问,原与游人共此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山居图景。诗人以“流水高峰尽日闲”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流水潺潺,高山巍峨,整个画面充满了自然的静谧与和谐。接着,“柴门风卷不成关”一句,通过描绘风吹动柴门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自在,仿佛连风都懂得尊重这份宁静,不愿打扰。
“主翁虽有无劳问”,这里的“主翁”指的是山居主人,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主人的尊敬和理解,同时也暗示了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原与游人共此山”,则将视角从主人扩展到所有访客,强调了与自然共享美好、与世无争的生活哲学,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而意蕴丰富,富有哲理意味。
寺古册更幽,爽气金天接。
新凉入高树,萧瑟吟风叶。
轻随清磬度,微带寒蝉咽。
听之伤客心,骨冷魂先詟。
日月如车轮,徂年催急节。
孤臣不遇主,何异长门妾。
团扇自光辉,秋风难再热。
徘徊别知友,转觉临歧怯。
执手肠九回,离琴曲三叠。
折赠欲搴兰,江波眇难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