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雨洒蘅皋,平湖雾渐高。
帘疏留不卷,阁小却相遭。
树影连墙过,风声逐雁翱。
此时留客住,清酌有山醪。
密雨洒蘅皋,平湖雾渐高。
帘疏留不卷,阁小却相遭。
树影连墙过,风声逐雁翱。
此时留客住,清酌有山醪。
这首诗描绘了雨中景致的细腻与静谧。首句“密雨洒蘅皋,平湖雾渐高”以“密雨”和“平湖雾”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深邃的氛围。接着,“帘疏留不卷,阁小却相遭”两句,通过描述帘子因雨而不卷起,小阁楼与雨景相映成趣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雨中的宁静与和谐。
“树影连墙过,风声逐雁翱”则将视线从地面转向空中,通过树影与风声、雁群的动态对比,展现了雨后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最后,“此时留客住,清酌有山醪”表达了在这样的环境中,邀请客人共饮美酒的雅兴,既体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中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幽、和谐的自然之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充满了诗情画意。
真珠为浆玉为醴,六月田夫汗流泚。
不如春瓮自生香,蜂为耕耘花作米。
一日小沸鱼吐沫,二日眩转清光活。
三日开瓮香满城,快泻银瓶不须拨。
百钱一斗浓无声,甘露微浊醍醐清。
君不见南园采花蜂似雨,天教酿酒醉先生。
先生年来穷到骨,问人乞米何曾得。
世间万事真悠悠,蜜蜂大胜监河侯。
纷纷扰扰十年间,世事何尝不强颜。
亦欲心如秋水静,应须身似岭云闲。
渭水绿溶溶,华山青崇崇。
山水一何丽,君子在其中。
才与世会合,物随诚感通。
德星降人福,时雨助岁功。
化行人无讼,囹圄千日空。
政顺气亦和,黍稷三年丰。
客自帝城来,驱马出关东。
爱此一郡人,如见太古风。
方今天子心,忧人正忡忡。
安得天下守,尽得如袁公。
苍凉金粉地,问新亭何人,酒边弹泪?
半卷丁帘,任燕来还去,绛丝难系。
如梦秦淮,禁几度、月圆风细。
绕树啼乌,才稳枝栖,角声吹起。花月沧桑谁记?
只血战江山,总销金气。
地不宜秋,怎绿春先带素商滋味。
柳翠梅妍,算到此、销魂偏易。
未识过江名士,而今有几?
石湖雨歇山空濛,美人却扇歌回风。
歌声宛转菱花里,鸳鸯飞来天拍水。
当时仙伯醉云门,酒痕翻污石榴裙。
遗踪无复芳尘步,湖上空馀昔人墓。
昔人既去今人来,千载风流付一杯。
雪藕萦丝荐冰碗,蛱蝶飞来逐歌板。
夕阳刚在画桥西,一段春光属品题。
伤心不见催花使,只有黄鹂啼再四。
无限春愁谁与笺,玉奴会唱紫霞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