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登峨嵋山,伟观天下少。
观公惊俗句,更觉眉山小。
短章锋斩绝,大篇气深杳。
纸敝墨色渝,读诵不能了。
我登峨嵋山,伟观天下少。
观公惊俗句,更觉眉山小。
短章锋斩绝,大篇气深杳。
纸敝墨色渝,读诵不能了。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峨嵋山后的感慨与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我登峨嵋山,伟观天下少"表达了诗人攀登高峰之后,对广阔天地的宏大景象有所领略,体会到世间美好之事并不多见。
接着,“观公惊俗句,更觉眉山小”则是对诗歌艺术的评价。这里的“公”指代古代诗人,如杜甫、李白等,他们的诗作能够令人震惊,使得后来的诗人如眉山(唐代诗人)相比之下,显得渺小。
"短章锋斩绝,大篇气深杳"这一句,更进一步探讨了诗歌的艺术特性。短小精悍的诗篇能像利刃一样直切要害,而长篇大作则如同深不可测的大海,展现出诗人胸怀广阔、气势磅礴。
最后,“纸敝墨色渝,读诵不能了”则是对诗歌传承的感慨。随着时间的流逝,纸张变得脆弱,墨色的深浅也随之变化,使得后人在阅读和诵读这些古老诗篇时,难以完全领悟其意境与韵味。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传承的敬畏之心以及对诗歌艺术深度理解。
王生手持春鸟图,劝我试作春鸟歌。
凤凰不来碧梧老,喧啾奈此春鸟何。
黄鹂巧言紫燕舞,名花掩冉薰天和。
一双飞起白练带,纷纷引类无空柯。
画眉黄口弄奸丽,白头何事犹奔波。
瑶池蟠桃实如斗,春光似比人间多。
青鸾无信灵鹊远,惊波杳渺生银河。
天孙欲渡未可得,岁月鼎鼎成蹉跎。
何为一朝亦下集,争雄鼓态翻巢窠。
不知帝履仁祝网,反说臣尉门张罗。
呜呼我歌止于此,仙人黄鹤当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