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桥残柳半无枝,多为行人赠别离。
羌虏不知萧索尽,月明空向笛中吹。
河桥残柳半无枝,多为行人赠别离。
羌虏不知萧索尽,月明空向笛中吹。
这首明代诗人晏铎的《折杨柳》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离别场景。首句“河桥残柳半无枝”,通过描绘河边柳树凋零的景象,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离别的氛围。"多为行人赠别离"进一步点明了折柳这一习俗与人们的离别之情紧密相连,折柳赠别是古代送别的常见方式。
后两句“羌虏不知萧索尽,月明空向笛中吹”则转而抒发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战争带来的无奈。"羌虏"可能指的是边疆的敌人,他们并未察觉到眼前的萧瑟与离别的哀愁,还在月光下吹奏着笛子,这笛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尤为孤独和悲凉。整首诗以折柳为引,寓情于景,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我昔游七闽,百岭争巀嶪。
白云涨川原,深谷如积雪。
又游天姥岑,幽磴缘曲折。
长林翳寒日,十里行落叶。
转头五十年,遐想正愁绝。
开图意忽动,惝恍生内热。
何当驾松广,分我翠一叠。
弁阳我所庐,见谓山水窟。
漂零愧楸槚,岁月老薇蕨。
平生阮遥集,足痹屐齿折。
何当赋归田,初志遂所惬。
怀哉复怀哉,清梦绕林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