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对菊四首·其三》
《对菊四首·其三》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日月虽云逝,山中秋自香。

平生抱正色,谁怕夜来霜。

(0)
鉴赏

这首诗《对菊四首(其三)》由宋代末年至元代初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在诗中,诗人以菊花为载体,表达了自己坚守正直品格,不畏艰难的精神。

“日月虽云逝,山中秋自香。” 日月流转,时光荏苒,但山中秋天的香气依旧浓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无法抹去自然的美好与恒常。这里,诗人借自然界的景象,隐喻了自己虽身处动荡时局,但内心坚守的信念和品质依然如故。

“平生抱正色,谁怕夜来霜。” “平生抱正色”表明诗人一生秉持正直之德,不随波逐流。“谁怕夜来霜”则暗示即使面对外界的严酷考验,如夜晚的霜冻,诗人也无所畏惧,展现出他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菊花和自然景象,寄托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正义的坚守。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以菊花自比,表达了自己不畏艰难、坚持真理的决心。这种精神在历史长河中具有深远的意义,激励着后人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也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强。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喜雨十首·其七雨树

根固童童松柏枝,其馀树叶率黄萎。

幸逢嘉霔敷优泽,一洗纷尘转润姿。

忧稼能谁怜及汝,回苏即我未殊伊。

最欣入夜息群籁,点滴空林飒沓时。

(0)

碾䬯

大官月令碾䬯呈,自是林监灌溉成。

可识近畿麦全失,兼忧南亩菽需耕。

卒将璧祷莫听我,快以彘尝岂近情。

夙笑肉糜问饥者,那能下咽祗惭生。

(0)

御园漫题

西抺东涂亦有年,御园诗债转忘旃。

徒因欣矣其所遇,率竟失之于目前。

讵我欢新犹芥蒂,问谁温故与周旋。

进斯惟是忘言好,㡳事南华更著编。

(0)

云窦

假山本人工,颇有天然致。

一例㠎嶪间,亦复蔚叆霼。

静室据其巅,与云为幻戏。

设拟蕉芽空,未悟枣叶细。

(0)

咏宋时白玉桃杯三首·其三

典守中人久弆存,明明考据见江村。

荆凡总属云烟幻,笑我无端此缀言。

(0)

雪后

雪后嵎夷出暖曦,润融何异雨知时。

午閒小立南荣下,喜见青青春草滋。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