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络纬》
《络纬》全文
明 / 朱之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谁遣缫车彻夜鸣,频催云锦织当成。

送来枕上萦诗思,听向床头系旅情。

露濯篱英增绚烂,风传邻杵和凄清。

冰蚕瓮茧知难觅,何似秋虫巧弄声。

(0)
鉴赏

这首《络纬》由明代诗人朱之蕃所作,描绘了络纬(即纺织娘)在夜晚的鸣叫声,以及它对诗人情感的影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首句“谁遣缫车彻夜鸣”,以设问的方式引出主题,仿佛在询问是谁让这缫车般的络纬在夜晚不停地鸣叫,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充满期待的氛围。接着,“频催云锦织当成”一句,将络纬的鸣叫声比作催促着云锦的织成,形象地表现了络纬声音的节奏感和持续性,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微妙联系。

“送来枕上萦诗思,听向床头系旅情”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络纬的声音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相连结。枕上萦绕的诗思,床头系着的旅情,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声的独特感受,也表达了他对生活、对远方的深深思念。这里,诗人的情感与外界的自然现象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深邃而富有诗意的意境。

接下来,“露濯篱英增绚烂,风传邻杵和凄清”两句,通过描绘露水洗涤花朵使其更加鲜艳,以及风吹过邻家捣衣声的凄清,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这些自然景象与络纬的鸣叫声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画面,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饱满和复杂。

最后,“冰蚕瓮茧知难觅,何似秋虫巧弄声”两句,以冰蚕瓮茧的难以寻觅,反衬出秋虫鸣声的巧妙与难得。这里的对比,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寄托。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惜之情。

综上所述,《络纬》一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情感的细腻捕捉。诗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诗意,构建了一个既宁静又略带哀愁的意境,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的和谐统一。

作者介绍

朱之蕃
朝代:明

山东茌平人,著籍金陵,字元介,号兰嵎。万历二十三年状元。官至吏部侍郎,出使朝鲜,尽却其赠贿。工书画。朝鲜人来乞书,以貂皮人参为酬。之蕃斥以买法书、名画、古器,收藏遂甲于南都,有《奉使稿》。
猜你喜欢

游山七绝.訾家洲

訾洲风物柳州文,开□□□□梦魂。

老去一尊酬望眼,淡烟衰草莽连村。

(0)

送苏修撰赴阙四首·其二

道大宁容小不同,颛愚何敢与机通。

井疆师律三王事,请议成功器业中。

(0)

神功盛德诗·其四猗欤

猗欤道真,厥心希微。

我则道之,万物纷错,我摄之以无为。

股肱良矣,心膂则奇。荡荡妙用,民莫之知。

既绥寰中,亦静四夷。承休垂裕,维君维师。

雍雍和声,召彼协气。散为丰年,凝为嘉瑞。

三脊之茅,四海之美,惟帝王是致。

岩岩太山,升于天中。鸾舆戾止,玉检金封。

汾脽千里,亲飞六龙。上下昭报,神明以通。

在昔图书,出于河洛。有龙有龟,前圣之作。

惟天无亲,德侔斯格。我躬受之,宝符神筴。

(0)

路出祝融背仰见上封寺遂登绝顶

我寻西园路,径上上封寺。

竹舆不留行,及此秋容霁。

磴危霜叶滑,林空山果坠。

崇兰供清芬,深壑递幽吹。

不知山益高,但觉冷侵袂。

路回屹阴崖,突兀耸苍翠。

故应祝融尊,群峰拱而侍。

金碧虽在眼,勇往讵容憩。

绝顶极遐观,脚力聊一试。

昔游冰雪中,未尽登临意。

兹来天宇肃,举目净纤翳。

远迩无遁形,高低同一视。

永惟元化功,清浊分万类。

运行有机缄,浩荡见根柢。

此理复何穷,临风但三喟。

(0)

和石通判酌白鹤泉

谈天终日口澜翻,来乞清甘醒舌根。

满座松声闻金石,微澜鹤影漾瑶琨。

淡中知味谁三咽,妙处相期岂一樽。

有本自应来不竭,滥觞端可验龙门。

(0)

是日二使者出游晚凉有作

疏风细雨随华节,西浦东山总胜游。

拙守亦忻凉意好,挑灯清坐读春秋。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