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片繁声旋不销,萦风杂霰转飘飖。
澄江莫蔽长流色,衰柳难黏自动条。
湿气添寒酤酒夜,素花迎曙卷帘朝。
此时明径无行迹,唯望徽之问寂寥。
密片繁声旋不销,萦风杂霰转飘飖。
澄江莫蔽长流色,衰柳难黏自动条。
湿气添寒酤酒夜,素花迎曙卷帘朝。
此时明径无行迹,唯望徽之问寂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方干的作品,名为《又叙雪寄喻凫》。从鉴赏角度看,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独特情感和深远意境。
“密片繁声旋不销,萦风杂霰转飘飖。” 这两句开篇便以雪花纷飞、声音缭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动态的雪景。雪花如同密集的乐曲旋律,不断变化而不至消散;同时,风和雪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澄江莫蔽长流色,衰柳难黏自动条。” 这两句通过对比,将雪后的静谧与河流的恒久相对应。澄清的江水不掩盖其本来的颜色,显示出自然景物在冬日的宁静;而柳枝上的雪花则随风轻轻摇曳,不需要外力便可脱落,这里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事物自有其规律的感悟。
“湿气添寒酤酒夜,素花迎曙卷帘朝。” 这两句描写了雪后的夜晚和清晨。湿润的空气增加了寒意,但依旧有人在夜里品味着醇香的酒水;而在清晨,白色的花朵(可能是指积雪)如同迎接曙光一般,而人们则开始卷起窗帘,展望早晨的景致。
“此时明径无行迹,唯望徽之问寂寥。”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在这静谧而雪后的清晨,道路上没有行人的足迹,只有诗人独自一人,心中充满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询问。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流露,展现出诗人在雪中所感受到的孤寂与思念。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中国古代雪景诗。
三从分定付之天,捧案曾无月再圆。
莱子方同綵衣舞,鄘风忽赋柏舟篇。
频年兵革经多难,奕世门闾喜独全。
孝节从来足阴相,儿孙衮衮寿眉前。
拥书终日汗如浆,试上崔嵬觅晚凉。
忽喜孤烟支拄杖,偶逢平石寘绳床。
十年世事头须白,六月江城草树苍。
莫尽山颠且山半,待携诗友共清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