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江南绝壁间,可怜争国似蜗蛮。
百年父老陶王化,尚记流传一醉颜。
吴越江南绝壁间,可怜争国似蜗蛮。
百年父老陶王化,尚记流传一醉颜。
这首诗描绘了吴越江南地区险峻的山壁,形象地比喻了两国为了争夺土地如同蜗牛般激烈。历史的长河中,百年间的父老见证了陶和王两位君主的治国理念,他们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仿佛还能看到他们留下的醉颜,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感慨。沈与求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历史与自然交织的画面,让人在欣赏之余,不禁思考权力与和平之间的微妙关系。
狮子岩头十八转,两崖相峙路如线。
青峦碧涧绕珠林,丹壁雕阑耸禅院。
禅院峨峨苍松寒,连柯接叶捎云端。
蹁跹有似翠蛾舞,夭矫时作蛟龙盘。
立者倚者各有态,或疏或密何珊珊。
黛色参天凌汉柏,浓枝避雨胜秦官。
我来婆娑至日暮,耳边萧飒流青湍。
不知植根几千载,霜皮百尺雄斋坛。
忆昔少游慈仁寺,殿角双松交古翠。
童童如盖映芳樽,未饮先教心已醉。
可惜花宫作贾廛,枯株零落充炊烟。
岂若兹松居尘外,丰神舄奕层崖巅。
乃知市朝摧折易,衰朽山林岑寂多长年。
呜呼山林岑寂多辰年,北窗我欲耽高眠。
我闻宜山堂,结构平陵阳。
群公争赋诗,佳咏皆琅琅。
何处最宜山,奇峰出短墙。
石屋一片云,黛色映筼筜。
隔帘见幽壑,入户飞层冈。
枯藤与古木,掩映多奇光。
峰影落清泉,水面还苍苍。
何时最宜山,山静觉昼长。
朝霞与夕烟,树色分微茫。
春明山翠浓,夏雨山风凉。
明月出远岫,秋峰群相望。
何人最宜山,先生称古狂。
芒鞋筇竹杖,荷衣薜荔裳。
看山无朝暮,一卷或一觞。
手招西爽来,披襟从徜徉。
斯景与斯人,是名宜山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