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精严谷堂老宿二十年欲访谷堂观笔法因循去未得偶逢水西客沉吟久之因寄此诗》
《寄精严谷堂老宿二十年欲访谷堂观笔法因循去未得偶逢水西客沉吟久之因寄此诗》全文
宋 / 林亦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隔浦娟娟古佛庐,几回欲去更踟躇。

欲誇柳氏元和脚,要问隋僧智果书。

见说交情多隽达,每惭识面尚生疏。

山头红叶知无限,可许閒人暂寓居。

(0)
翻译
隔着河流的优美古佛寺,我多次想去又犹豫不决。
想夸赞柳氏的书法如同元和年间般优美,想要探寻隋朝僧人智果的墨宝。
听说这里的友情深厚且才情出众,每次相见都让我感到自己见识浅薄。
山顶的红叶无边无际,是否能容许我这个闲人暂时居住呢?
注释
隔浦:隔着河流。
娟娟:优美。
古佛庐:古老的佛寺。
几回:几次。
踟躇:犹豫。
欲誇:想夸赞。
柳氏:指某位书法家。
元和脚:元和年间的书法风格。
隋僧:隋朝的僧人。
智果书:智果的书法作品。
见说:听说。
隽达:才情出众,机敏通达。
惭:感到惭愧。
识面:初次见面。
山头红叶:山顶的红叶。
知无限:无边无际。
暂寓居:暂时居住。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对精严谷堂老宿的深深敬仰与多年未能拜访的遗憾。"隔浦娟娟古佛庐"以清幽的环境起笔,暗示谷堂老宿所居之处如世外桃源,佛庐静谧。"几回欲去更踟躇"表达了诗人多次想去拜访却始终未能成行的犹豫与期待。

"欲誇柳氏元和脚,要问隋僧智果书"运用典故,柳氏指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元和脚是其书法风格的美誉;隋僧智果则可能指的是智永禅师,以其书法闻名。诗人借此表达对老宿书法造诣的向往和对交流笔法的渴望。

"见说交情多隽达"称赞老宿人品才情出众,而诗人自谦"每惭识面尚生疏",流露出对未能早结识的遗憾。最后一句"山头红叶知无限,可许閒人暂寓居"以红叶寓意时光流转,诗人期盼能有机会在谷堂暂居,一睹风采,体现了他对艺术追求的执着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含蓄,通过描绘景物和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精严谷堂老宿的敬仰以及未能亲临的遗憾,展现了宋诗的典雅和深沉。

作者介绍

林亦之
朝代:宋

(1136—1185)宋福州福清人,字学可,号月渔,一号网山。林光朝高弟,继光朝讲学于莆之红泉。赵汝愚帅闽,荐于朝,命未下而卒。有《论语考工记》、《毛诗庄子解》、《网山集》等。
猜你喜欢

送范漕子仪

乃公乃祖帝王师,勋在周家日月旗。

德盛固宜长有后,材高如此用何迟。

五更雨脚方收绝,六月云峰正出奇。

好去加鞭度梅岭,及时功业继前规。

(0)

初到曲江六首·其三

灯火光元夕,歌呼亦尽欢。

欣闻雪霏白,愁失荔垂丹。

老酒莲花曲,甜鱼藿叶槃。

万金书若到,便可解忧端。

(0)

次韵书事·其四

当年司马温公力,今日宣仁圣烈尊。

哲后在天何愠喜,要令元老雪沉冤。

(0)

沧浪风月

我登沧浪亭,复歌沧浪曲。

歌竟复长歌,杳杳山水绿。

天风吹散发,山月照濯足。

为谢独醒人,渔家酒初熟。

(0)

和颜长官百咏·其一渔父

不踏长安十二门,鸬鹚飞处数家村。

停桡试向滩头问,莫是严光末世孙。

(0)

和颜长官百咏·其八客路

送穷不去奈穷何,山有荆榛水有波。

万物得时人自老,梁鸿头白五噫歌。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