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贾死将千载,刘君来泛湘江。
沽酒偶留村店,看山不掩船窗。
屈贾死将千载,刘君来泛湘江。
沽酒偶留村店,看山不掩船窗。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旅途中的景象与感受的作品,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缅怀之情和个人生命境遇的感慨。
“屈贾死将千载”,诗人开篇即提及屈原和贾谊两位古代贤臣的悲剧命运,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爱国者,以忠诚著称,最终因不被信任而投江自尽;贾谊则是西汉初年的宰相,因直言批评而遭到杀害。千载之下,这些历史人物的悲剧仍旧在人们心中激起波澜,显示了诗人对他们深切的怀念和对忠良不幸命运的感慨。
“刘君来泛湘江”,诗人自称“刘君”,表明自己正在进行一场旅行,选择的是乘船游览湘江。湘江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屈原等古代贤臣的家乡,也是他们落难之地。此行不仅是一种旅游,更是一次心灵上的朝圣。
“沽酒偶留村店”,诗人在旅途中偶然停靠于某个村落的小店,买了些酒。这里的“偶留”表现出一种随意而为的情感,也反映出了诗人的轻松与自如。在这个小小的村庄里,诗人似乎找到了暂时逃离尘世喧嚣的一个小空间。
“看山不掩船窗”,诗人坐在船上,面对着连绵不断的湘江两岸之山。这里的“不掩”意味着山色如画,清晰可见,没有任何遮挡。此情此景,让诗人的心灵得以释放,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个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鸣,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次山有文章,可惋只在碎。
然长于指叙,约洁有馀态。
心语适相应,出句多分外。
于诸作者间,拔戟成一队。
中行虽富剧,粹美若可盖。
子昂感遇佳,未若君雅裁。
退之全而神,上与千载对。
李杜才海翻,高下非可概。
文与一气间,为物莫与大。
先王路不荒,岂不仰吾辈。
石屏立衙衙,溪口扬素濑。
我思何人知,徙倚如有待。
江上春常早,闽中客去稀。
登山怨迢递,临水惜芳菲。
烟树何时尽,风帆几日归。
还看复命处,盛府有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