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夜里的内心世界。起始两句“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通过风雨交加和窗帘轻轻摇曳的声音,营造出一种萧瑟的秋夜氛围,设置了一种哀愁和孤寂的情怀基调。接着“烛残漏滴频欹枕,起坐不能平。”则透露出诗人在这样的夜晚里难以入眠,心绪不宁,甚至连躺着都感到不安,反映了内心的忧虑和痛苦。
中间两句“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表达了一种宿命论和无常观,认为人生的荣辱得失如同流水一般消逝,生命本质上是虚幻和短暂的。这不仅是一种哲学思考,也是诗人对现实无奈情绪的一种抒发。
末了两句“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则是诗人表达一种逃避现实、寻求精神寄托的心理,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烦恼,找一丝慰藉。这里的“醉乡”指的是酒精带来的麻木和安宁,而非真正的地名。
整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对人生苦短的哲思,展现了诗人李煜在唐代末期那种内心的困顿和无力感,同时也展示了他在艺术上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