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处移将凸处填,悠悠填满乱山颠。
是中自有从龙便,勿谓春风不偶然。
凹处移将凸处填,悠悠填满乱山颠。
是中自有从龙便,勿谓春风不偶然。
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自然界的奇妙现象。"凹处移将凸处填,悠悠填满乱山颠",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凹”与“凸”的对比,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界中物质的流动与平衡,仿佛在述说着山川地貌的自然更迭。"悠悠填满乱山颠",一个“悠悠”字,赋予了这一过程以时间的延展感和空间的广阔感,使得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无尽力量。
接下来的两句"是中自有从龙便,勿谓春风不偶然",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从龙便"在这里可能象征着变化、机遇或命运的转折点,而"勿谓春风不偶然"则强调了看似偶然的现象背后,其实蕴含着必然的规律。春风的到来,或许只是自然界的一个瞬间,但它却能带来万物复苏的生机,这正是自然法则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自然界中物质循环与生命更新的奥秘,以及其中蕴含的哲学思考。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也是一次对生命、变化与自然法则的深刻探讨。
松陵四围天接水,中有丹光夜分起。
烧丹者谁抱拙生,半亩云房石林底。
缥囊玉轴纷图书,清风适起烧丹馀。
白日閒花落蛛网,晏然独坐青氍毹。
当时龙虎守深閟,好事何为传紫翠。
每令人费买舟钱,日日来寻隐居地。
因闻昔日瑶池仙,宝鼎丹光飞上天。
剡剡入云如紫电,英英照人兼翠烟。
平生学仙心所羡,亦欲丹光成九转。
等閒白骨埋蒿莱,不似红颜生羽翰。
宿火未消丹未出,诏向神京试儒术。
力言丹候尚须调,再愿六藏归一室。
我到钟山偶相逢,乡心未吐谋先同。
亦有长生不死药,何当与子论成功。
客舍仍栽竹,殷勤忆故园。
乱枝交窄径,轻筱拂卑垣。
曙色烟凝几,秋声月在门。
杀青编汗简,浮碧注山尊。
斸笋供春祀,行庖具夕飧。
高人频驻屐,俗士竟回辕。
虽与山林远,终无市井喧。
晋贤名未泯,唐逸兴犹存。
彷佛龟山路,依稀雁荡村。
南归遂幽息,投老更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