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王吕二公罢郡皆得宫观》
《闻王吕二公罢郡皆得宫观》全文
宋 / 邹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庚子同灾知几人,二公华显独超伦。

比闻贬责祠宫去,始信推移运数均。

势冷有官犹是贵,居閒无禄未为贫。

须知削籍投荒者,惟望归欤作幸民。

(0)
鉴赏

这首诗《闻王吕二公罢郡皆得宫观》由宋代诗人邹浩所作,通过对两位被罢免官职的官员最终获得宫观职位这一事件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社会人事变迁的深刻洞察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首句“庚子同灾知几人”,开篇即以庚子年作为背景,暗示了这一年可能遭遇了某种共同的灾难或变故,引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关注。接着,“二公华显独超伦”则点明了两位官员在众多受难者中脱颖而出,他们的显赫与卓越与众不同,表达了对这两位官员才能与品德的高度评价。

“比闻贬责祠宫去,始信推移运数均”两句转折,揭示了两位官员从高位跌落至祠宫任职的事实。这里运用了“运数均”的概念,意味着命运的流转是公平的,每个人的命运都受到一定的规律支配,即使地位显赫的人也可能遭遇贬谪。

“势冷有官犹是贵,居閒无禄未为贫”进一步探讨了权力与财富的关系。即使在权力减弱的情况下,官员的地位仍然被视为珍贵;而在闲散之时,没有俸禄的生活并不意味着贫困。这两句体现了作者对权力与物质价值的辩证思考,以及对官员个人品质的重视。

最后,“须知削籍投荒者,惟望归欤作幸民”表达了对那些因政治原因而被剥夺官职并流放远方的人的同情。他们虽然失去了官位和物质上的富足,但作者认为他们仍有望回归,成为幸运的平民,暗示了对这些人的未来抱有希望,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公正和平等的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两位官员命运的起伏,不仅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也体现了其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和对人性的关怀。

作者介绍
邹浩

邹浩
朝代:宋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生辰:1060—1111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甘露寺北轩叠前用杜牧韵

又向润州古寺行,最无情处动人情。

开轩爱俯江拖带,煮鼎徐听瓶响笙。

南戒六朝皆往迹,紫微七字独扬声。

登舟适可乘潮进,一再留吟恐近名。

(0)

晴三首·其三

软曦融雪作轻泥,喜复无尘逐马蹄。

却为闰年迟节令,麦苗待看茁青齐。

(0)

坐泗水源上作

陪尾真宝藏,灵泗山根伏。

回回出乳窦,元气滋渗漉。

胚胎转天轮,鸿濛运地轴。

夏凉却冬温,襟岳而带渎。

我来源上坐,首春清且淑。

四山叶尚黄,一川藻常绿。

信可鉴毛发,宁当论缨足。

缅怀子在处,千秋示理躅。

不称俗虑蠲,直可道心复。

(0)

三题泉林行宫八景·其三镜澜榭

自露妍媸不示形,回塘流动复潆渟。

何须博古图中考,此是轩辕一片青。

(0)

方山夕景

雪积有馀寒,山高易为暮。

松梢落暝色,忽失苍松处。

行斋倚岩半,谡谡仙风御。

神谧息外营,景清契始遇。

然此不可著,明当清跸去。

(0)

再题灵岩寺八景·其四摩顶松

长安辞阙求西竺,摩顶松何在鲁东。

迁固犹然有蹖驳,稗官奚怪语多空。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