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之浮石周氏访立之韫公殷靖诸先生遗文多散佚者其残断萹帙后人又閟之不肯画出即赋乂律四首晓之·其三》
《秋日之浮石周氏访立之韫公殷靖诸先生遗文多散佚者其残断萹帙后人又閟之不肯画出即赋乂律四首晓之·其三》全文
清 / 全祖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华贯追思先秩宗,两家倡和最舂容。

朅来并罹桑田痛,此日重寻锦里踪。

埋碧定怜十世厄,杀青谁发旧时封。

南湖诗老遭牵帅,慷慨同听午夜钟。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的《秋日之浮石周氏访立之韫公殷靖诸先生遗文多散佚者其残断萹帙后人又閟之不肯画出即赋乂律四首晓之》中的第三首。全诗以沉痛的笔触,表达了对先辈学问的追思与惋惜之情。

首联“华贯追思先秩宗,两家倡和最舂容”,诗人追忆先辈在学问上的卓越成就,以及他们之间的学术交流,充满了和谐与包容的氛围。这里“华贯”指学问的辉煌,“秩宗”是古代官职名,这里借指先辈的学识地位,“两家倡和”则描绘了学术交流的盛况。

颔联“朅来并罹桑田痛,此日重寻锦里踪”,诗人感叹时光流逝,曾经的学术交流如今已成往昔,如同经历了沧桑巨变的桑田,令人痛心。同时,也表达了对先辈学问足迹的怀念,希望能在今日重新追寻他们的思想轨迹。

颈联“埋碧定怜十世厄,杀青谁发旧时封”,这里“碧”可能是指书籍或文献,“十世厄”可能暗指家族或学术传承的不幸遭遇,“杀青”则是指书籍完成或出版,“旧时封”可能指的是保存文献的原始状态或封存方式。这一联表达了对文献遗失和学术传承中断的深深忧虑。

尾联“南湖诗老遭牵帅,慷慨同听午夜钟”,“南湖诗老”可能是对某位学者的尊称,“牵帅”可能暗示被卷入某种政治或社会变动中,“慷慨同听午夜钟”则表达了在艰难时刻,人们仍能共同倾听内心的声音,保持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历史反思,展现了对先贤学问的崇敬与对学术传承的忧虑,同时也蕴含着对知识力量的坚定信念。

作者介绍
全祖望

全祖望
朝代:清   字:绍衣   号:谢山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生辰:1705-1755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猜你喜欢

木兰花慢

万感凭虚谁问,悄惊风候急。

记紫陌淡柳浓花,轻阴转、尽送油壁。

消魂长亭旧绿,飘零处、过客应共惜。

向夜深败叶低窗,竛竮影、待月当户立。

更念贯槎路寂,寻仙事杳,空江雾翳难觅。

象笔传情,梦犹在、景非昔。

年年背阶蛩语,且伴我、竟三十。

愁尘漫拂,秋来尚自笑,头未白。

(0)

双双燕

梦回昼永,渐槐影移阴,拂墙东转。

飞绵欲尽,点水绿萍初见。应是春归未远。

尚留得轻寒轻暖。凭阑几度凝眸,为惜流年偷换。

休怨。韶光忒贱。爱特特归来,旧巢双燕。

呢喃娇语,堪与绮窗人伴。抛却相思一半。

更莫问愁痕深浅。怜伊翠袂殷勤,尽日画帘高卷。

(0)

重过雨花台望春江有感

春姿静东岑,云影结遥灿。

坐觉高台空,不知翠微半。

落花自古今,啼鸟变昏旦。

抚花良易迁,即事聊成玩。

况乃晴江开,绿波正拍岸。

(0)

秋日

梧桐一叶早惊秋,鹤梦留人尘梦收。

情逐绮云飘玉宇,心随碧落荡银钩。

浪游清院难消日,偷上层楼未敢愁。

空忆旧时衣带缓,不胜遥夜泪重流。

(0)

访宋虞允文三宿处

天下势若常山蛇,赵家已失中原脊。

北人大举向南侵,一旦雄兵临采石。

岂知江上有儒生,提师一战功便成。

南人已胜北人北,三军只听波涛声。

西风猎猎吹玄纛,归傍卢龙山下宿。

至今石上见题名,雨洗莓苔痕自绿。

(0)

蘋花

翠叶金花杂杜蘅,湘湖千里最知名。

秋风飒飒过南浦,乡思无端一夕生。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