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逸何人识,才高举世疑。
祢生狂善赋,陶令醉能诗。
碧水鲈鱼思,青山鵩鸟悲。
至今孤冢在,荆棘楚江湄。
气逸何人识,才高举世疑。
祢生狂善赋,陶令醉能诗。
碧水鲈鱼思,青山鵩鸟悲。
至今孤冢在,荆棘楚江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作品,名为《途经李翰林墓》。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怀念古人和表达个人情感的诗。
"气逸何人识,才高举世疑。"
这两句写的是诗人对李翰的才华与个性的赞赏。"气逸"指的是一种超然脱俗、不为世俗羁绊的态度,而"才高"则形容其文学才能之高。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才情兼备的一种敬仰之情。
"祢生狂善赋,陶令醉能诗。"
这两句是对历史上两位文人的赞美。"祢生"指的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祢衡,他擅长作赋;"陶令"则是东晋时期的陶渊明,以其醉酒作诗而闻名。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李翰在文艺上的造诣和才情。
"碧水鲈鱼思,青山鵩鸟悲。"
这两句则是借景抒情,表达诗人面对古人遗迹时的感慨。碧水中的鲈鱼、青山间的鵩鸟都成了诗人思念和哀愁的情感寄托。
"至今孤冢在,荆棘楚江湄。"
这两句写的是李翰墓地的荒凉景象。"至今"表明时光流转,但古人的遗迹依旧存在;"孤冢"指的是孤独的坟墓,而"荆棘"则形容墓地被野草所覆盖,显得十分荒凉。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渲染出一种历史沧桑、人事变迁的情感氛围。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是对李翰才情的赞美,更是诗人自己对于文学传统和个人命运的一种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