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上雒王推官》
《送上雒王推官》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墨绶百里宰,红蕖幕府僚。

民淳无斗辩,地胜得逍遥。

日上云未散,春深雪不消。

知音已交荐,勿茹紫芝苗。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shàngluòwángtuīguān
sòng / guāng

shòubǎizǎihóngliáo

mínchúnménbiànshèngxiāoyáo

shàngyúnwèisànchūnshēnxuěxiāo

zhīyīnjiāozhīmiáo

翻译
担任百里长官的墨绶官员,幕府中任职的红色荷花般的僚属。
百姓淳朴无需争斗,此地优美适宜悠闲生活。
阳光穿透云层尚未散去,春天深处雪花仍未消融。
知己已经举荐,不必再食用紫色芝草以求高洁。
注释
墨绶:古代官印上的黑色丝带,象征低级官员的职位。
红蕖:红色的荷花,比喻幕僚中的佼佼者。
斗辩:争斗辩论,形容百姓和睦相处。
地胜:优美的地理位置。
逍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日上:太阳升起。
云未散:云层未散开,形容天气晴朗。
春深:春天深入。
雪不消:雪还未融化。
知音:知己,了解并赏识自己的人。
交荐:推荐,引荐。
勿茹:不必吃,拒绝。
紫芝苗:紫色的灵芝草,古人认为是高洁之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宰相赴任的场景,展现了他所到之地的一片安宁与美好。"墨绶百里宰"中的"墨绶"指的是官印,由此可知诗中所述之人是一位高官,而"百里宰"则形象地表达了他的辖区宽广,宰相的威严和权力范围。"红蕖幕府僚"中的"红蕖"可能指的是官署门前的红色装饰,而"幕府僚"则是对这位宰相办公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其工作的繁忙与重要性。

"民淳无斗辩"表达了一种理想化的社会状态,即人民纯朴、没有争论和纠纷,而"地胜得逍遥"则形容这片土地肥沃宜人,人们生活自在。诗中的"日上云未散,春深雪不消"描绘了一个时节稍晚的春天景象,阳光照耀下,云雾尚未散去,而春雪也仍未完全融化,这是一种特殊的自然美景。

最后两句"知音已交荐,勿茹紫芝苗"中的"知音"指的是懂得音乐或有文学素养的人,即诗人对宰相的赞扬,而"勿茹紫芝苗"则是希望他不要忽视那尚未显露头角的才子(用"紫芝"比喻)。整首诗不仅送别,还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和人才培养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忆汉月

新月一钩遥挂。枕簟渐宜初夜。

四围高树静无风,碎冰槃、玉珠微洒。

凄凉当此际,河汉阔、鹊桥休驾。旧约归期未应罢。

待来春、绿杨骢马。

(0)

梦玉人引

试登楼望远,林凋暮云积。

顿惹离情,故人断无消息。

服药求仙谩自夸,能驻好颜色。

回辔扶桑,又荒凉斜日。

万言千语诉衷肠,点点泪沾臆。

剩粉零脂,袖间尚留余泽。人在天涯,应知长相忆。

料伊行纵思归,不会此时归得。

(0)

水调歌头.榆生示忍寒词稿,题赠

契阔复来会,双鬓已先皤。

太行历尽危阪,艰险未云多。

远望海东千里,中有修鲸掉尾,谁唱定风波。

渐觉素秋近,白露下庭柯。寒可忍,哀可制,且婆娑。

子当为我击筑,我为子高歌。

铁板铜琵声杳,柳思周情亦好,相与醉颜酡。

但莫论兴废,问子意如何。

(0)

曲玉管

浦溆烟凝,河桥日冷,踟蹰野立忘归晚。

极望征人天末,回首风前。两情悬。

隐隐神洲,茫茫东海,别来几度沧波浅。

信誓成虚,此后相会何年。恨绵绵。

痛饮醇醪,把无限、伤心前事,写将数纸回文,其如远道难传。

好春天。

怎凄风寒雨,苦守恹恹长夜,一镫昏惨,蝙拂帘旌,独自閒眠。

(0)

清平乐

留君无计。强作欢娱意。前日高楼同徙倚。

惘惘惊回梦里。襟袖犹惹余香。车轮似转柔肠。

魂魄随君终夜,计程应过潇湘。

(0)

明月逐人来

梧桐庭院。湘帘高卷。初更后、玉绳斜转。

桂华影满,徐自升天半。映彻瑶阶冰殿。堪叹。

迢遥两地,音书沈雁。如今向、天涯独看。

坐移暗处,羞避姮娥面。又见西楼那畔。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