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爽凉初至,更阑暑渐清。
秋窗闻雁早,梧叶随风轻。
野静蛩相语,天高月自明。
烦蒸从此涤,披卷惬幽情。
气爽凉初至,更阑暑渐清。
秋窗闻雁早,梧叶随风轻。
野静蛩相语,天高月自明。
烦蒸从此涤,披卷惬幽情。
这首清代诗人思柏的《新秋》描绘了初秋时节的清新景象。首联“气爽凉初至,更阑暑渐清”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天气由炎热转向凉爽的过程,夜晚的来临使得暑热消退,空气变得宜人。接下来,“秋窗闻雁早”通过听觉,写窗外大雁的叫声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而“梧叶随风轻”则通过视觉,描绘了梧桐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场景,富有动态感。
“野静蛩相语”运用拟人手法,写出田野的宁静中,秋虫鸣叫,仿佛在低语交谈,增添了秋夜的生动气息。“天高月自明”则进一步渲染了开阔的天空和明亮的月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尾联“烦蒸从此涤,披卷惬幽情”表达了诗人对新秋到来的喜悦,烦闷燥热的心情得到洗涤,读书时更感到心情舒畅,享受着这份宁静与惬意。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新秋的景色,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