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园荒草没佳蔬,煮得占禾半是藷。
万事思量都是错,不如还叩仲尼居。
半园荒草没佳蔬,煮得占禾半是藷。
万事思量都是错,不如还叩仲尼居。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过黎君郊居》。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不满和怀旧的情感,以及对古圣贤之道的向往。
"半园荒草没佳蔬,煮得占禾半是藷。"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的萧条景象。园中原本应该盛产美味的蔬菜,但现在却被杂草所覆盖,而农事也不再像往日那般丰收,只能煮食一些不佳的谷物,半是糠藁(即未脱粒的谷子),反映出生活的艰辛和生产力的衰退。
"万事思量都是错,不如还叩仲尼居。"
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世事万象进行深思后所得出的感慨,认为凡事皆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最终觉得还是回到追随孔子的道理中去为好。这也表明了苏轼对于儒家经典的尊崇,以及在面对现实困境时寻求精神寄托。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表现出作者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体会以及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怀念。
风人重离别,行道犹迟迟。
宋玉哀登山,临水送将归。
伊此往昔事,言之以增悲。
叹我与嵇生,倏忽将永离。
俯察渊鱼游,仰观双鸟飞。
厉翼太清中,徘徊于丹池。
钦哉得其所,令我心独违。
言别在斯须,惄焉如朝饥。
山削秀芙蓉,积翠明天际。
披烟陟极巅,以云为邮递。
碧屯灵境开,人意生静慧。
岚气杂栴檀,风定袅袅细。
香积玉一泓,涧疏鸣泉逝。
照出净明心,秋澄而月霁。
霞光簇莲台,宝妆青螺髻。
金碧错琉璃,石绣花文砌。
葱茜天生成,人工加点缀。
法王依帝城,自应如此丽。
稽首叹庄严,人间真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