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林坐晚霜痕染,嫣然酒颜新醉。
驿路魂销,吴江梦冷,都是者般风味。诗情漫拟。
似付与寒姿,冶春争丽。
半壁残山,断霞横抹夕阳外。
长亭多少送客,数程如画本,鞭影遥指。
艳却非花,鲜宜著雨,搅作离人红泪。休随逝水。
便吹去闲阶,海棠秋比。乐府吟来,恐馀愁未洗。
枫林坐晚霜痕染,嫣然酒颜新醉。
驿路魂销,吴江梦冷,都是者般风味。诗情漫拟。
似付与寒姿,冶春争丽。
半壁残山,断霞横抹夕阳外。
长亭多少送客,数程如画本,鞭影遥指。
艳却非花,鲜宜著雨,搅作离人红泪。休随逝水。
便吹去闲阶,海棠秋比。乐府吟来,恐馀愁未洗。
这首清代吴茝的《台城路·红叶》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枫林画卷。"枫林坐晚霜痕染",以霜染枫林的景象开篇,渲染出一种凄美的氛围。"嫣然酒颜新醉",用酒醉般的嫣红比喻红叶,形象生动。接下来的"驿路魂销,吴江梦冷",表达了旅人的离愁别绪,吴江和驿站之路都充满了这种离别的滋味。
"诗情漫拟",诗人试图用诗歌来寄托情感,但面对这秋景,即使是寒姿的季节和冶春的争艳,也无法完全传达内心的哀愁。"半壁残山,断霞横抹夕阳外",进一步描绘了夕阳下山的落寞景色,增添了孤独感。
"长亭多少送客",长亭是古代送别的场所,"数程如画本",将旅途风景比作画卷,而"鞭影遥指"则暗示着离别时刻的不舍。"艳却非花,鲜宜著雨,搅作离人红泪",红叶虽美,却因离别而显得凄凉,仿佛化作了离人的泪水。
最后,诗人感叹红叶不必随流水消逝,即使在秋天凋零,也能在台阶上留下痕迹,与海棠相比,同样引人哀愁。"乐府吟来,恐馀愁未洗",表达了诗人对愁苦情绪难以消除的深深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红叶为载体,抒发了浓厚的离别之情和人生的无尽感慨,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云晴春鸟满江村,还似长安旧日闻。
红杏花前应笑我,我今憔悴亦羞君。
爽气浮丹阙,秋光澹紫宫。
衣碎荷疏影,花明菊点丛。
袍轻低草露,盖侧舞松风。
散岫飘云叶,迷路飞烟鸿。
砌冷兰凋佩,闺寒树陨桐。
别鹤栖琴里,离猿啼峡中。
落野飞星箭,弦虚半月弓。
芳菲夕雾起,暮色满房栊。
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
离声断客情,宾御皆涕零。
涕零心断绝,将去复还诀。
一息不相知,何况异乡别。
遥遥征驾远,杳杳白日晚。
居人掩闺卧,行子夜中饭。
野风吹秋木,行子心肠断。
食梅常苦酸,衣葛常苦寒。
丝竹徒满座,忧人不解颜。
长歌欲自慰,弥起长恨端。
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鴥彼飞隼,载飞载止。嗟我兄弟,邦人诸友。莫肯念乱,谁无父母?
沔彼流水,其流汤汤。鴥彼飞隼,载飞载扬。念彼不迹,载起载行。心之忧矣,不可弭忘。
鴥彼飞隼,率彼中陵。民之讹言,宁莫之惩?我友敬矣,谗言其兴。
扬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