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和亲成故事,万里风尘妾何罪。
掖庭终有一人行,敢道君王弃憔悴。
双驼驾车夷乐悲,公卿谁悟和戎非。
蒲桃宫中颜色惨,鸡鹿塞外行人稀。
沙碛茫茫天四围,一片云生雪即飞。
太古以来无寸草,借问春从何处归。
汉家和亲成故事,万里风尘妾何罪。
掖庭终有一人行,敢道君王弃憔悴。
双驼驾车夷乐悲,公卿谁悟和戎非。
蒲桃宫中颜色惨,鸡鹿塞外行人稀。
沙碛茫茫天四围,一片云生雪即飞。
太古以来无寸草,借问春从何处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明妃曲》,通过对汉代昭君出塞和亲的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边疆安危与女性命运的深沉感慨。诗中以“汉家和亲”为背景,强调了王昭君个人的无辜与无奈,她被远嫁异域,承受万里风尘之苦,却无罪于国事。诗人通过“掖庭终有一人行”和“敢道君王弃憔悴”,展现了昭君坚韧不屈的精神,以及对君王决策的质疑。
接着,诗中通过“双驼驾车夷乐悲”和“公卿谁悟和戎非”,批评了当时统治者盲目追求和平,忽视了战争带来的悲痛和边境的荒凉。蒲桃宫中的凄凉景象和塞外行人稀少,进一步渲染了边疆的荒芜和昭君的孤独。
“沙碛茫茫天四围”至“借问春从何处归”这几句,运用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边疆恶劣环境的描绘,同时也寓含了对国家春天(繁荣与希望)迟迟未至的忧虑。诗人以“无寸草”象征边疆的荒凉,以“春归何处”暗示国家未能实现真正的安宁。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昭君出塞的故事为载体,揭示了国家政策对个体命运的影响,以及诗人对于边防和民族和平安宁的深深关切。
用军何事敢迁延,恩重才轻分使然。
黜诏已闻来阙下,檄书犹未遍军前。
腰间尽解苏秦印,波上虚迎范蠡船。
正会星辰扶北极,却驱戈甲镇南燕。
三尘上相逢明主,九合诸侯愧昔贤。
看却中兴扶大业,杀身无路好归田。
三年说戒龙宫里,巡礼还来向水行。
多爱贫穷人远请,长修破落寺先成。
秋天盆底新荷色,夜地房前小竹声。
僧院不求诸处好,转经唯有一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