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胡完夫示及四和前篇》
《答胡完夫示及四和前篇》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书名曾伏庾征西,词命宜封玉检泥。

前日星垣同属咏,即时墨客已潜携。

岂惟家集分门录,直待郊居满壁题。

更览晋祠新石刻,从来文体压梁齐。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ánshìqiánpiān
sòng / sòng

shūmíngcéngzhēng西mìngfēngjiǎn

qiánxīngyuántóngshǔyǒngshíqiánxié

wéijiāfēnménzhídàijiāomǎn

gènglǎnjìnxīnshícóngláiwénliáng

翻译
著作名为曾伏庾征西,诗文应封藏于玉检之中。
昔日星辰同在诗坛吟咏,此刻文人已暗中珍藏。
岂止个人文集分类收录,直至乡居满墙都是诗题。
再欣赏晋祠新近的石刻诗文,自古以来的文体皆超越梁代齐风。
注释
曾伏庾征西:作者或作品的名称。
玉检:古代珍贵的文书封套,这里指诗文的收藏。
星垣:星宿宫阙,借指诗坛。
墨客:文人。
家集:个人文集。
分门录:按类别编录。
郊居:乡村住所。
满壁题:墙壁上到处题写诗文。
晋祠:历史上的文化名胜,可能有石刻诗文。
文体:文学风格或体裁。
梁齐:梁朝时期,这里用来比较晋祠石刻的文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对友人胡完夫展示诗作并得到四首和诗的回应。诗中首先表达了对胡完夫才华的认可,称赞他的诗作如同庾征西的著作般值得珍藏,赞誉其文字之美堪比玉检泥封的典籍。诗人回忆起他们一同吟咏的时光,感叹当时即有才子将这些佳作悄悄带走,显示出对文学交流的珍视。

接着,苏颂提到不仅个人文集分类收录,甚至期待在闲暇的郊居生活中,满壁皆是友人的墨宝。最后,他提及欣赏到了晋祠的新石刻,认为胡完夫的诗文风格超越了梁代的典范,展现了极高的文学造诣。

整首诗以赞美和期待为主题,体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推崇和对友情的深厚,同时也展示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诗歌艺术的极高追求。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登岘山二首·其二

路过青山曲转腰,松门楸岭背尘嚣。

烟云西望孤鸿没,舟楫东来一水朝。

忠义有怀空郁郁,功名馀事漫寥寥。

无人就与山西将,缓带轻裘敌自消。

(0)

七夕闺意戏范济美三首·其一

衡阳新雁几时归,惆怅佳人万事非。

蓬首西风还拜月,夜凉赢得露沾衣。

(0)

翠微山居诗·其十五

独摇金锡出樊笼,便踏孤云上碧峰。

莫怪脚穿脱尘履,且图行处不留踪。

(0)

往年与关止叔相别甬上止叔见勉学道甚勤且曰无为专事文字间也及今五年矣尚未有所就因作诗见志且以自警也

老关别我时,笑我勤苦甚。

曰吾与子然,同此一味静。

收功粥鱼底,笔墨有讥评。

五年念此语,但见日月竞。

虽无蛾眉斧,亦有晏安鸩。

斯人今何往,想作大树荫。

我走足欲茧,始学两鸟噤。

君看齐声讴,何异众哭临。

繁红成春条,本自其天性。

风雨颂繫之,不有十日盛。

人生亦作聊,共未免此病。

乃知钁头通,已胜狗脚朕。

(0)

示沈宗师·其二

九日狂阴一日晴,落花飞絮作清明。

与君携手南楼去,共听长江月下声。

(0)

送文潜归因成一绝奉寄

水天空阔片帆开,野岸萧条送骑回。

重到张公泊船处,小亭春在锁青苔。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