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花风入鼻,掬水月浮身。
夜静焚香坐,空山一个人。
嗅花风入鼻,掬水月浮身。
夜静焚香坐,空山一个人。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中夜景,诗人白玉蟾通过细腻的感官描述和深远的情感寄托,展现了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嗅花风入鼻”一句,以动作开篇,诗人正是在夜晚静谧中品味着花香,这里的“嗅”字用得十分传神,让人仿佛也能感受到那细微的香气随风而至,穿过鼻息,直达心灵。
接着,“掬水月浮身”则是对景物的一种超脱和幻化。诗人似乎在夜色中与自然融为一体,那“掬水”中的水不再只是实质的存在,而是与月光交织的梦境,仿佛诗人的身体也漂浮在这片湖面之上,与月亮共舞。
下半首则转向内心世界,“夜静焚香坐”,诗人在深夜中点燃了香料,香气袅绕,夜静星稀,这个动作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对精神宁静的一种追求。最后,“空山一个人”则更深化了这种孤独与宁静的氛围。诗人在这座空旷的山中,一人独处,但这份独处并非寂寞,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充实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细节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表达,构建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心灵寄托。
安石寓丝竹,方朔杂诙谐。
昂霄气概,古来无地可容才。
不见骑鲸仙伯,唾手功名事了,猿鹤与同侪。
有意谢轩冕,无计避嫌猜。静中乐,山照座,月浮杯。
忘形湛辈,一笑丘壑写高怀。
只恐天催玉斧,为破烟尘昏翳,人自日边来。
东阁动诗兴,莫待北枝开。
兼金必贵双,珏玉不独只。
嫣然彼丛生,佳处亦求匹。
沙寒水成练,雪洞山立壁。
春回小洛阳,淑气自融液。
主人似维摩,拈花许入室。
不碍清净眼,粉黛眩青赤。
联香飒轻吹,并影旭朝日。
有如猗兰心,相同不相敌。
偶来饮此酒,对花情有激。
试哦常棣章,反经道如一。
秋容江上,岸花老,蘋洲白。
露湿蒹葭,浦屿渐增寒色。
闲渔唱晚,鹜雁惊飞处,映远碛。
数点轻帆,送天际归客。凤台人散,漫回首。沈消息。
素鲤无凭,楼上暮云凝碧。时向西风下,认远笛。
宋玉悲怀,未信金樽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