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金必贵双,珏玉不独只。
嫣然彼丛生,佳处亦求匹。
沙寒水成练,雪洞山立壁。
春回小洛阳,淑气自融液。
主人似维摩,拈花许入室。
不碍清净眼,粉黛眩青赤。
联香飒轻吹,并影旭朝日。
有如猗兰心,相同不相敌。
偶来饮此酒,对花情有激。
试哦常棣章,反经道如一。
兼金必贵双,珏玉不独只。
嫣然彼丛生,佳处亦求匹。
沙寒水成练,雪洞山立壁。
春回小洛阳,淑气自融液。
主人似维摩,拈花许入室。
不碍清净眼,粉黛眩青赤。
联香飒轻吹,并影旭朝日。
有如猗兰心,相同不相敌。
偶来饮此酒,对花情有激。
试哦常棣章,反经道如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赏花图景。开篇“兼金必贵双,珏玉不独只”两句,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对牡丹这种珍贵植物的欣赏,强调其独特之美,不与其他花朵相媲。
接下来的“嫣然彼丛生,佳处亦求匹”则描写了牡丹在丛中自然生长的情景,并表达了寻找同样美好之物的愿望。这里,“嫣然”一词形容花朵娇艳欲滴,而“佳处亦求匹”则透露出诗人对完美事物的追求。
“沙寒水成练,雪洞山立壁”两句,用了夸张的手法描绘出大自然的壮丽景象,将春日的河流比作冰冻的练金,山峦如同白雪堆积,营造出一种奇特而又宏伟的画面。
“春回小洛阳,淑气自融液”则转换了视角,从大自然的壮观转向春天在小城洛阳城中的温柔气息,表现了季节更迭带来的生机与活力。
“主人似维摩,拈花许入室”一句,以佛教中的维摩诘那尊者为喻,形容主人慈悲如佛,并通过主人手持牡丹、允许诗人进入室内的情景,表达了对主人的敬仰之情。
“不碍清净眼,粉黛眩青赤”则是对赏花者的感受,表明即使在浓重的春色中,也不会蒙蔽诗人的清净慧眼,反而更加突显出牡丹的红艳与众不同。
“联香飒轻吹,并影旭朝日”两句描绘了牡丹花朵之间相互扶持、共享阳光的生动画面,以及它们在晨光中共同投射出的美丽影像。
“有如猗兰心,相同不相敌”一句,用猗兰比喻牡丹之心,表达了牡丹间虽有相似之处,但每一朵都独一无二,无法相比。
最后,“偶来饮此酒,对花情有激。试哦常棣章,反经道如一”则是诗人在赏花时饮酒的喜悦心情,以及对牡丹深入研究后的感慨,认为每一次的欣赏都是一种新的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对牡丹独特之美的赞扬,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中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
谢亭烟月泛清流,千载溪山一造舟。
风定远帆依郡郭,夜深寒笛起江楼。
张凭逆旅逢新唱,王粲从军值胜游。
长爱征南杜公意,不将馀力碍《春秋》。
春云乍出山有无,春云巳去春山孤。
山光空濛不可写,正要云气相萦纡。
山吞云吐变明晦,半与嵓谷生朝晡。
轻林萧萧暗溪树,馀影漠漠开樵居。
舟人舣棹并沙尾,坐看缥缈摇空虚。
巧分天趣出画外,韵远不与丹青俱。
今人重古不知画,但爱屋漏烟煤污。
惜哉东坡不及见此本,诗中独有叠嶂烟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