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谁偏解占风光,飞盖金鞍白面郎。
山北山南游欲遍,画船教舣集贤堂。
问谁偏解占风光,飞盖金鞍白面郎。
山北山南游欲遍,画船教舣集贤堂。
这首诗描绘了元代西湖春日里的一场盛大的游宴活动,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问谁偏解占风光”,开篇以疑问句式引出主题,仿佛在询问谁最懂得欣赏这春日的美景,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好奇与期待的场景之中。接下来,“飞盖金鞍白面郎”一句,生动地刻画了一群年轻贵族骑着华丽的马车,身着华服,英姿勃发,他们正兴致勃勃地穿梭于西湖的山水之间,享受着春天带来的无限风光。
“山北山南游欲遍”,进一步展现了这群游子的豪情与不羁,他们似乎对西湖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了探索的欲望,想要将整个西湖的美景尽收眼底,充分体现了他们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追求。
最后,“画船教舣集贤堂”则描绘了一场奢华的宴饮活动。画船是古代水上交通工具的一种,以其精美的装饰而著称,这里用来形容豪华的游船。集贤堂则是古代文人雅士聚会的地方,此处暗示这场盛宴不仅是一次普通的游宴,更是一次文化与艺术的交流盛会,体现了当时社会上层人士对于精神生活和审美情趣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元代西湖春日游宴的热闹景象,以及参与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墨客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趣味。
因风吹活,带月飞归,向曲廊停住。
黄昏深院,帘卷了、萼绿华来何暮。
玉环身世,只一片、秋魂难诉。
正有人、睡起呼茶,认是惺忪花语。
飞琼巧夺灵芸,看竟体生香,凡鸟应妒。
芳心未忏,罗扇底、谁念心经教与。
夜凉成梦,尽消受、画栏清露。
嘱付伊、豆子红时,把相思衔去。
珊然风格,蓦忆当初,怪似曾相识。
珠娘亭院,携手处、正是花香时节。
扶肩小语,直看遍、琼楼南北。
背粉墙、偷整罗裙,斗影一般清绝。
而今六度春风,叹冉冉芳华,前梦难觅。
湘妃宝屧,归去也、愁弄冰弦瑶瑟。
旧时台榭,料深闭、半庭残月。
剩几枝、冷倚栏干,也无人怜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