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柳阴阴拂翠檐,倚栏红袖玉纤纤。
先生掉臂长街过,十里朱楼尽下帘。
垂柳阴阴拂翠檐,倚栏红袖玉纤纤。
先生掉臂长街过,十里朱楼尽下帘。
这首元代诗人韩介玉的《嘲张仲举》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京城春日的繁华景象。诗中通过“垂柳阴阴拂翠檐”一句,巧妙地将垂柳的轻柔与屋檐的高耸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接着,“倚栏红袖玉纤纤”则细腻地刻画了女子的姿态,红袖轻轻倚靠在栏杆上,玉指纤细,展现出女性的柔美与优雅。
“先生掉臂长街过,十里朱楼尽下帘”两句,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通过描述一位不为所动的男子(“先生”)悠然自得地穿过繁华街道,与周围朱楼中的女子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其超脱世俗的态度。同时,十里长街上的朱楼全部放下帘幕,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社会风气的变化,或许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讽刺或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不同人物在同一天下境遇中的不同态度和选择,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隐含着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
妻孥昔居城,我淹江上庐。
妻孥来江上,我去城北居。
城北何所事,二生喜从余。
既爱童子真,且得人事疏。
长夏北窗竹,风吹几上书。
坐看墙外帆,树中去徐徐。
中情苟无系,触物皆有余。
今兹对佳节,秋风秋月初。
香稻感我鼻,归食江上鱼。
小女解思父,一见当何如。
吾族在宋代,轮翮称名门。
颇执仕韩节,终元无显人。
大明既中天,稍稍登缙绅。
迨兹三百年,奕叶被国恩。
小子最不才,暮忝观国宾。
迨兹祚中绝,空伤嫠妇魂。
五人下农禄,四叶太平民。
祈死非吾分,偷生愧此身。
悠悠盖棺意,欲与楚龚论。
郝之玺,今已矣。
忆君弃我已三年,一棺裹骨黄泉里。
我欲呼君君不起,惨柏悲松声聃耳。
几茎瘦草不成丛,是我频来泪浇死。
亡者不生,生者必亡。前后差期,鬼路茫茫。
譬如作客,指此为乡。客倦归来,晚聚一堂。
君如有约君莫忘,我谨待君蝴蝶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