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齐每对辄心开,衣履都教绝点埃。
如此佳哉山水处,一年屈指两三来。
池齐每对辄心开,衣履都教绝点埃。
如此佳哉山水处,一年屈指两三来。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惠山园中游览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山水美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与向往。
首句“池齐每对辄心开”,描绘了池水平静如镜,每当面对这样的景色,内心便感到无比的愉悦和宁静。这里的“池齐”指的是水面的平滑,如同整齐排列的镜子,映照出周围的一切,给人一种和谐宁静的感觉。“心开”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豁然开朗,仿佛所有的烦恼和忧虑都被这美丽的景色洗涤一空。
第二句“衣履都教绝点埃”,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纯净与美好。在这样的山水之间,连衣物和鞋子上都沾染不到尘埃,暗示着这里是一个远离尘嚣、充满清新气息的地方。这种描述不仅突出了环境的干净整洁,也反映了诗人对这种纯净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接下来的“如此佳哉山水处”,是对前面描绘的美景的总结和赞美。这句话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眼前山水的极度喜爱和赞赏之情,认为这样的地方是如此的美好和令人陶醉。
最后一句“一年屈指两三来”,则是从时间的角度来表达诗人对这一美景的珍惜。一年之中,他能来到这样的山水之间欣赏美景的次数屈指可数,这既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珍视,也流露出了一种对生活节奏的反思,可能暗含着对忙碌生活中难得的闲暇时光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由衷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纯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明良但间作,琐琐常相因。
谗谀既得志,圣哲多罹屯。
大化造万物,差品难具陈。
薰莸不同器,仁暴当异伦。
使之混而处,枘凿安能亲。
西伯居羑里,仲尼伤获麟。
遂使黄绮徒,商山终避秦。
漱泉茹紫芝,挥手谢世人。
四时之气秋最清,千崖风骨方峥嵘。
石黛碧玉迭照映,乔松老柏森纵横。
上有白云可为佩,下有寒泉堪濯缨。
樵夫仰视不敢上,鸾鹤日夜长和鸣。
若有人兮似冰雪,以斯崖兮拟高洁。
饮玄津兮餐玉屑,御清风兮朝帝阙。
吾宗老兄弟,夫子最高明。
问学穷根柢,公忠出性情。
夙能全至孝,元不念脩程。
道自成均重,身由射策荣。
把麾闻列郡,持橐贰春卿。
得请还山早,居家旧疾平。
正安琳馆乐,忽报玉楼成。
死后名逾盛,生前志未行。
他年如定谥,谥号决当清。
天地一深翁,匡庐气所钟。
亲传厚斋业,优得考亭宗。
劲节霜崖竹,高标雪峤松。
沧溟含雅量,干莫避辞锋。
元老皆知敬,憸夫独不容。
畏涂尝跌足,道院暂潜纵。
冤白州麾晚,身亡奠斝重。
魂应归帝所,人尽哭堂封。
有道存方册,无名上景钟。
死生今隔异,湖海昔过从。
刍束无繇致,愁凝五老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