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路趁秋晴。晨暮千程。萧疏短鬓分无成。
十载江湖余底事,别泪离情。短树远天横。
山与阑平。金焦到眼又分明。
佳处茅庵原不少,孤负鸥盟。
归路趁秋晴。晨暮千程。萧疏短鬓分无成。
十载江湖余底事,别泪离情。短树远天横。
山与阑平。金焦到眼又分明。
佳处茅庵原不少,孤负鸥盟。
这首词描绘了诗人趁着秋日晴空踏上归途的情景,早晨傍晚行程匆匆,尽管旅途辛劳,但词人感叹自己年华易逝,鬓发已显稀疏。他回顾过去十年漂泊江湖的生活,心中充满了离愁别绪和无尽的感慨。
"十载江湖余底事"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的反思,似乎在问自己这十年来究竟收获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别泪离情"直接抒发了离别的伤感,泪水和离别之情交织在一起,显得尤为动人。
接下来,词人的视线转向远方,看到眼前短树连绵,远天相接,山峦与栏杆仿佛融为一体,景色开阔而苍茫。"金焦到眼又分明"中的"金焦"可能是指金山和焦山,是长江边上的著名景点,这里的清晰可见,让词人内心的情感更加深沉。
最后,词人表达了对理想的向往和未能实现的遗憾,"佳处茅庵原不少"暗示他向往隐居生活,与鸥鸟为伴,但现实中的种种羁绊让他未能真正实现与自然的亲近,"孤负鸥盟"表达了他对这种未能履行的承诺的自责。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词人的人生感慨和理想追求,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东邻肃嘉客,夙起罗芳樽。
我亦戒旦兴,晨熹正候门。
圆月归西谷,薄寒袭吟魂。
三杯清人芽,一筒金丝薰。
忽然丛薄里,绛纱乘朝云。
嫣然向我笑,中有白露痕。
卯酒似已醉,迎风带微醺。
我考史月表,尚疑未及辰。
先期引黄菊,排日伴幽荪。
东邻满瓮酒,将无特为君。
我心对花醉,不须十洲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