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邻肃嘉客,夙起罗芳樽。
我亦戒旦兴,晨熹正候门。
圆月归西谷,薄寒袭吟魂。
三杯清人芽,一筒金丝薰。
忽然丛薄里,绛纱乘朝云。
嫣然向我笑,中有白露痕。
卯酒似已醉,迎风带微醺。
我考史月表,尚疑未及辰。
先期引黄菊,排日伴幽荪。
东邻满瓮酒,将无特为君。
我心对花醉,不须十洲春。
东邻肃嘉客,夙起罗芳樽。
我亦戒旦兴,晨熹正候门。
圆月归西谷,薄寒袭吟魂。
三杯清人芽,一筒金丝薰。
忽然丛薄里,绛纱乘朝云。
嫣然向我笑,中有白露痕。
卯酒似已醉,迎风带微醺。
我考史月表,尚疑未及辰。
先期引黄菊,排日伴幽荪。
东邻满瓮酒,将无特为君。
我心对花醉,不须十洲春。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时节,诗人被邀请至东邻家共度佳节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聚会的温馨氛围与自然景色的和谐之美。
首句“东邻肃嘉客,夙起罗芳樽”描绘了东邻准备盛宴迎接宾客的场景,早晨便开始布置,准备了丰富的酒宴。接着“我亦戒旦兴,晨熹正候门”则写出了诗人的响应邀请,早早起床前往的情景。
“圆月归西谷,薄寒袭吟魂”两句,通过月亮的移动和轻微的寒意,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夜晚氛围。“三杯清人芽,一筒金丝薰”则描述了宴会上饮茶和焚香的雅致活动,体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忽然丛薄里,绛纱乘朝云。嫣然向我笑,中有白露痕”四句,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景象融入聚会之中,如“绛纱乘朝云”、“白露痕”,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秘。
“卯酒似已醉,迎风带微醺”描绘了饮酒后的微醺状态,以及在微风中的醉态,增添了聚会的欢乐气氛。“我考史月表,尚疑未及辰”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虽疑惑是否已过午时,但并未影响其享受当下的乐趣。
最后,“先期引黄菊,排日伴幽荪”两句,通过提前准备黄菊与幽荪,预示着秋天的到来,也象征着友谊与美好的延续。“东邻满瓮酒,将无特为君”表达了东邻主人的热情与周到,以及对诗人的特别照顾。“我心对花醉,不须十洲春”则以花喻人,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满足,无需外在的繁华与春色,内心的愉悦与满足已足够。
整首诗通过对聚会场景、自然景观、情感体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中秋节庆的温馨与雅致,以及诗人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深刻感悟。
驾玉龙。
设初虞祭终。
前旌举,天回洛水,路转崧峰。
瞻寥廓,烟霏冲融。
窅无踪。
震地鼓吹悲雄。
谁何羽卫重。
拂云旗帜眩青红。
来渐东。
清尘洒道,修职百神恭。
回首苍茫醅雾雨吹风。
掩泉宫。
□□□□□□□□□寰畿入,山川改容。
鼓钟临近次,千官望拜,涕泪衡从。
人如堵,晨光葱茏。
阙穹隆。
驰道禁水相通。
当年游幸空。
皇仪事毕泣重瞳。
哀未穷。
巍巍馀烈,辉映简编中。
亿万斯年,覆载同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