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将军,七尺身,丈八矛,生来骨相当封侯。
锦袍白马如流电,一岁长安一相见。
不扫边尘向朔庭,空随汉月归乡县。
李将军,雄且英,山东塞北咸知名。
嗣忠堂前世泽远,且读父书调母羹。
君不见长杨羽骑如云集,天子勤边方好兵。
李将军,七尺身,丈八矛,生来骨相当封侯。
锦袍白马如流电,一岁长安一相见。
不扫边尘向朔庭,空随汉月归乡县。
李将军,雄且英,山东塞北咸知名。
嗣忠堂前世泽远,且读父书调母羹。
君不见长杨羽骑如云集,天子勤边方好兵。
这首诗《李将军》由明代诗人边贡所作,通过对李将军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其英勇与才华。诗中以“李将军”为题,通过生动的语言刻画了一位身长七尺、手持丈八矛的英雄形象,他天生就具备了封侯的条件。诗中描述了李将军在锦袍白马的装扮下,如同闪电一般迅速,每年都在长安相见,却并未能扫平边疆的烽烟,只是随着汉月回到了家乡。这既是对李将军功业未竟的遗憾,也是对其忠诚与坚守的赞扬。
接着,诗人进一步赞美李将军的雄伟英姿,称其在山东至塞北都享有盛名,家族世代传承着忠勇之德,学习父亲的智慧,调和母亲的羹汤,体现了其家风的深厚与和谐。最后,诗人以“君不见长杨羽骑如云集,天子勤边方好兵”作为结尾,借古喻今,表达了对李将军及其所代表的英勇精神的敬仰,同时也暗含了对国家边防与军事力量的关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塑造了一个英勇的将领形象,也蕴含了对忠诚、勇敢与家国情怀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边贡作为明代文人的历史责任感与人文关怀。
宿雨新晴,微寒乍暖,帘幕长垂清昼。
草色冥迷,门外碧茵如绣。穿藻井、翠羽迷离;
掩珠箔、红楼依旧。
共谁人、私语商量,韶光尽日镇相守。
匆匆江上去也,休说嬉春忒早,收灯时候。
浅涨初生,吹起绿波微皱。昨野渡、萍絮飘时;
恰大堤、柳枝歌就。漫惆怅、深院黄昏,泪痕揩满袖。
两年心上西窗雨,阑干背灯敲遍。
月拥惊沙,星寒大野,马足关河同贱。羁愁数点。
问春去秋来,几多鸿雁。
忘却华颠,昔时颜色梦中见。
青衫铅泪似洗,断笳明月里、凉夜吹怨。
古石欹台,悲风咽筑,酒罢哀歌难遣。飞花乱捲。
对万树垂杨,故人青眼。雾隐孤城,夕阳山外远。
省识花风,惊回梦雨,轻寒恰又轻暖。
断魂红袖香残,半醒翠尊酒浅。
空阶竹影,又讶是、青袍微展。
正故园、数点幽花,欲寄一枝人远。
从别后,帐中泪眼。知忆否,楼头素面。
惨凄晓镜孤莺,冷落旧巢旅燕。
虚帘钩起,有一片、柔肠同捲。
便好春、过了江南,怕过往时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