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素翁平宁感事二首·其一》
《奉和素翁平宁感事二首·其一》全文
明 / 黄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数至泉宫忽兆蛇,为刘何议出鼌家。

形如蜂目生还忍,命类鸿毛死亦差。

燬栋却悲巢日燕,游车谁式斗时蛙。

钟陵神在江涛怒,天上论功自降麻。

(0)
鉴赏

这首诗以“数至泉宫忽兆蛇”开篇,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又充满寓意的画面。蛇作为古代文化中的重要象征,常与变化、隐秘、权力等概念相联系,此处可能寓指某种不寻常的政治事件或变革即将发生。接下来的“为刘何议出鼌家”,似乎是在讨论或引用了历史上的某个事件或人物,暗示着对当前局势的分析与判断。

“形如蜂目生还忍,命类鸿毛死亦差。”这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蜂目的形象可能象征着狡猾或机敏,而将其与“生还忍”的行为相连,暗示了人在面对困难或危险时的忍耐与抉择。将人的生命比作轻如鸿毛,既体现了生命的脆弱,也反映了对生死的超然态度。

“燬栋却悲巢日燕,游车谁式斗时蛙。”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对比和拟人化的手法,探讨了社会中不同群体的命运与处境。燕子筑巢于梁栋之上,却遭遇火灾,象征着看似稳固的生活突然崩溃;而青蛙在争斗中寻求生存,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挣扎与无奈。

最后,“钟陵神在江涛怒,天上论功自降麻。”这两句将视角转向自然与神灵,暗示了人类活动与自然力量之间的复杂关系。钟陵之地,江涛怒号,可能象征着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而“天上论功自降麻”则可能意味着对历史功过是非的评判,以及命运的不可预知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特定意象的运用和深层寓意的挖掘,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人性、命运以及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它不仅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某些特点,也蕴含了普遍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黄衷

黄衷
朝代:明

明广东南海人,字子和。弘治九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监江北诸仓,清查积年侵羡,得粟十余万石。历户部员外郎、湖州知府、晋广西参政,督粮严法绳奸,境内肃然。后抚云南,镇湖广皆有政绩。官至兵部右侍郎。致仕卒,年八十。有《海语》、《矩洲集》等。
猜你喜欢

题画

松声草色孤舟夜,江上微茫月影斜。

千里幽怀凭寄语,欲乘春兴入桃花。

(0)

赠海阳冯明府二首·其一

再宴曲江感二难,勾吴家学擅衣冠。

君今出宰真馀绪,勋业还将汗竹看。

(0)

海阳余生以求书冯明府兴学之碑过予因为二首赠之·其二

传言贞石起荒陂,疑是当年汉水移。

何似今朝重文教,漫求拙笔写丰碑。

(0)

六月七日雨如泉,千村万树迷秋烟。

青娥卧静凉生阁,夜半开门人渡船。

(0)

山东旅行即事四首·其一

百里荒村烟火休,黄河之水竟东流。

旧时策马暮投宿,凄绝祇今空石楼。

(0)

过萧锦衣北园五首·其二

广园临碧沼,曲径绕青扉。

竹雾笼金勒,松风护锦衣。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