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丰山响石钟,霜前一字写秋容。
蛮书细画来平楚,戍柬新封寄古邕。
苔径输他蜗篆瘦,松林蘸得墨烟浓。
鸳行若许同挥翰,舒翼趋阶貌本恭。
昨夜丰山响石钟,霜前一字写秋容。
蛮书细画来平楚,戍柬新封寄古邕。
苔径输他蜗篆瘦,松林蘸得墨烟浓。
鸳行若许同挥翰,舒翼趋阶貌本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山间和边塞通信的画面。首句“昨夜丰山响石钟”,以石钟声起兴,暗示了夜晚的宁静与山间的神秘。接下来,“霜前一字写秋容”进一步描绘了秋意浓厚,仿佛霜降前的一笔,勾勒出秋天的景象。
“蛮书细画来平楚”,“蛮书”指来自边疆的信件,细致入微地描绘了边关的生活,而“平楚”则可能指的是边塞的平原地区。“戍柬新封寄古邕”,表达了信件的新鲜和收信地的遥远,古邕是古代地名,增添了历史感。
“苔径输他蜗篆瘦,松林蘸得墨烟浓”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信笺上的字迹比作蜗牛爬过的痕迹,既小又清晰,而松林仿佛被墨香浸染,显得深沉而浓郁。诗人借此表达对书信传递情感的珍视。
最后两句“鸳行若许同挥翰,舒翼趋阶貌本恭”,以鸳鸯比作亲密的朋友,如果能一同执笔书写,那将是多么美好的情景。诗人期待着友情的交流,态度谦恭,显示出文人的雅致和对友情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塞生活的点滴,以及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寓情于景,意境深远。
甲第新修尽不如,遍栽花卉地无馀。
囊中耻贮千金宝,架上惟藏四部书。
一炷白檀烟细细,百竿脩竹影疏疏。
终须副却苍生望,别筑沙堤到盛居。
我来云岩夏初吉,岩洞向晚开新蟾。
晴空飘飘雨花坐,护此燕几垂飞檐。
老僧闭门一榻外,但有瓶钵云火奁。
人间日车手可热,道上火伞官争炎。
不知此地荫冰雪,崖花石蔓骈浓纤。
传闻仙人有蜕骨,玉塔未许窥幽潜。
行人各走记名姓,浪费粉板相黐黏。
不知苏黄岩上字,端有妙处垂缃缣。
至今岩泉泻千仞,似与二老争森严。
斯游与子固不薄,一饷喜逐清赏兼。
稽首林间古石佛,面目慈悲雄须髯。
狐狸骑项鼠绕膝,苍苔藓剥侵裙襜。
我愿石佛须少忍,欺善怕恶神所歼。
君不见迩来石佛胜铜鬼,会煮翁仲烹飞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