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忒恁愁人,已看尽落红翻坠。
杨花更惨,连空映日,撩人情思。
飞过高城,寻来小院,从教门闭。
偶蘋风乍定,商量暂住,低飞燕,还扶起。
何处疑花乱玉,几曾堪、髻簪衣缀。
兰闺人倦,多愁牵梦,难成易碎。
小玉声喧,晴天雪下,香阶无水。
忆辽西何处,神魂荡漾,暗抛红泪。
春闺忒恁愁人,已看尽落红翻坠。
杨花更惨,连空映日,撩人情思。
飞过高城,寻来小院,从教门闭。
偶蘋风乍定,商量暂住,低飞燕,还扶起。
何处疑花乱玉,几曾堪、髻簪衣缀。
兰闺人倦,多愁牵梦,难成易碎。
小玉声喧,晴天雪下,香阶无水。
忆辽西何处,神魂荡漾,暗抛红泪。
这首明代赵南星的《水龙吟·杨花用章质甫韵》描绘了一幅春日闺中女子的愁绪画面。词以“春闺忒恁愁人”开篇,直接点出主人公内心的愁苦。落红翻坠与飘零的杨花相映,更添凄凉,撩动着闺中人的思绪。杨花飞过高城,穿入小院,却不得入内,象征着女子对远方之人的思念和无奈。
“偶蘋风乍定,商量暂住,低飞燕,还扶起”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杨花和燕子以情感,表达女子希望它们能暂时停留,带来一丝慰藉。接下来,词人通过“何处疑花乱玉”描绘了女子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又感叹其易逝,如同钗头的花朵,难以持久。
“兰闺人倦,多愁牵梦,难成易碎”进一步刻画了女子的疲倦和忧虑,梦境中的欢愉也因现实的愁苦而变得脆弱。小玉的喧闹声和晴天落下的“雪”,反衬出闺中的寂静和冷清,而“香阶无水”则暗示了女子心中的哀愁深重,如积水般无法排解。
最后,词以“忆辽西何处,神魂荡漾,暗抛红泪”收束,女子遥想远方的辽西,心神不宁,只能默默流泪,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整首词情感细腻,语言优美,展现了闺中女子在春日里的孤独与哀愁。
旱气所流行,今岁遍西北。
陜民独厚幸,五月已沾泽。
甘已沾复旱,遥望每太息。
惟三晋可怜,阵雨曾未得。
尔来渥畿甸,引领佳音获。
兹始接奏章,近远润盈尺。
秋收率可冀,闾阎顿改色。
借种有前谕,农时不可失。
仍愿恩膏霶,陜甘以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