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月到白石先妣茔所》
《九月到白石先妣茔所》全文
宋 / 王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不瞻宰木过三年,霜露凄凉倍怆然。

马鬣但惊荒宿草,龟趺未办表新阡。

平生钟釜空遗恨,旧物杯棬半不传。

鸿雁差池风雨急,吞声清泪彻黄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ǔyuèdàobáishíxiānyíngsuǒ
sòng / wángyán

zhānzǎiguòsānniánshuāngliángbèichuàngrán

lièdànjīnghuāng宿cǎoguīwèibànbiǎoxīnqiān

píngshēngzhōngkōnghènjiùbēiquānbànchuán

鸿hóngyànchàchífēngtūnshēngqīnglèichèhuángquán

翻译
未曾瞻仰先人墓已过三年,秋霜冷露更增我悲伤凄凉。
马蹄印只留下荒草的痕迹,墓碑前还未竖起新的祭台。
一生辛劳的锅碗瓢盆只剩遗憾,旧日的酒杯也几乎无人传承。
风雨交加中,鸿雁纷飞,我只能默默承受,含泪直下到黄泉。
注释
不瞻:未曾瞻仰。
宰木:墓木,指墓地的树木。
霜露:秋天的霜和露水。
凄凉:悲凉,凄惨。
马鬣:马的鬃毛,这里借指马蹄印。
荒宿草:荒芜的野草。
龟趺:龟形的墓碑底座。
新阡:新建的墓道。
钟釜:古代炊具,这里泛指生活用品。
遗恨:遗留的遗憾。
杯棬:古代饮酒器,此处代指旧物。
鸿雁:大雁,常用来象征书信或思念。
差池:行列不齐,形容鸿雁飞翔的样子。
吞声:强忍住哭泣不出声。
清泪:清冷的眼泪。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炎的作品,名为《九月到白石先妣茔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哀伤与怀旧之情。

“不瞻宰木过三年,霜露凄凉倍怆然。”这两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化,以及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无尽思念。“宰木”指的是古代墓地常种植的树木,这里用来纪念先人。三年已过去,霜露凄凉,景象与情感交织,倍感怆然。

“马鬣但惊荒宿草,龟趺未办表新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现了自己的孤独与无奈。马鬣(马尾)触动了荒废的宿草,显示出一片荒芜之景;而龟趺(龟背)尚未修整成新的界标,隐含着时间久远、遗迹湮没的哀愁。

“平生钟釜空遗恨,旧物杯棬半不传。”这两句抒发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追忆与遗憾。钟釜(古代的炊煮器具)和杯棬(古代饮酒用的器皿)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物品,但在诗人眼中,它们承载着平生无法释怀的情感,半部不传,表达了时代变迁、往事难寻的无奈。

“鸿雁差池风雨急,吞声清泪彻黄泉。”最后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深刻的结合。鸿雁(大雁)在急风暴雨中飞过,诗人仿佛能听到它们的哀鸣,这种声音让他的清泪不断,透过黄泉(古代指地下水泽,也常用以比喻死亡),似乎是在与亡灵交流。

整首诗充满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先人墓地的思念,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深沉的哀愁。

作者介绍

王炎
朝代:唐

猜你喜欢

虞宪按乐致语

熙然伏运庆当千,初见箫韶被管弦。

况际轺车临乐国,更张绮席会群仙。

欢声已逐铿锵奏,和气方随律吕宣。

何日九重颁召节,好从鹓鹭听钧天。

(0)

李良宠示牡丹长句谨赋三首·其一

一见奇葩泼眼明,两川风物寄争新。

十家京洛供长日,万朵东秦照暮春。

谛视尚疑倾国女,醉吟犹付谪仙人。

定知不是无情物,为有真香暗度频。

(0)

曹山寺

晚宿曹山寺,僧房半劫灰。

参差惟古柏,潦倒有寒梅。

行役经年迈,劳形觉鬓颓。

閒情原不减,空忆菊花杯。

(0)

雉山

为爱空门息世机,儒衣不著著僧衣。

渊鱼林鸟已闻法,更待当年瑞雉归。

(0)

题人移牡丹

林上春来恰恰忙,安排颜色与春装。

栽培欲报应先发,根柢虽移不改芳。

红药便随心减价,黄蜂偷喜蜜添香。

凭君剩酿看花酒,待插花枝满首尝。

(0)

和白云庵七首·其五磬石

古乐破散郑卫起,走入万物不可名。

山中惆怅莫能到,疑是舜时韶一声。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