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宿曹山寺,僧房半劫灰。
参差惟古柏,潦倒有寒梅。
行役经年迈,劳形觉鬓颓。
閒情原不减,空忆菊花杯。
晚宿曹山寺,僧房半劫灰。
参差惟古柏,潦倒有寒梅。
行役经年迈,劳形觉鬓颓。
閒情原不减,空忆菊花杯。
这首宋朝黄漳的《曹山寺》描绘了诗人夜晚住宿于曹山寺时的所见所感。首先,他注意到僧房历经沧桑,只剩下一半已化为劫后的灰烬,显示出历史的痕迹和岁月的无情。接着,他被寺中的参差古柏所吸引,这些古老的树木象征着坚韧与长久,而那几株寒梅则在冷寂中顽强绽放,增添了冬季的凄美。
诗人的长途跋涉,多年行役,使他的身形疲惫,连头发也显得稀疏斑白。然而,尽管旅途劳顿,他的闲适之情并未减少,这表明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欣赏并未因时光流逝而减弱。最后,他空自怀念起菊花酒,可能是对往昔悠闲生活的回忆,或是对清雅之趣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描绘曹山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感慨以及对简静生活的向往。
垂湘帘黄昏。映疏花琴瑟,凉月纷纷。
渐觉轻罗称体,薄寒中人。谁似我、双蛾颦。
有素娥、涓涓啼痕。
况墨会灵霄,瑶清仙侣,聚散半如云。
春归去,秋平分。感华年逝水,影事前尘。
空自偷声减字,断肠回文。扶病骨,招诗魂。
忏旧愁、愁还翻新。但闲了琴床,金炉博山香不温。
断红衰绿。迷遥望,沉沉千里烟雾。
一番秋送几番愁,忍向霜天诉。纵化作、楚鸦飞去。
迢迢不是天涯路。
料宿草萋萋,对不断、当时望眼,白云深处。
谩倚浅碧阑干,回廊绕遍,断肠空自凝伫。
月痕初上画帘旌,惯促斜阳暮。算只剩垂杨几缕。
临池犹惹风姨妒。
便待得、春风转,野径棠梨,奈它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