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湘帘黄昏。映疏花琴瑟,凉月纷纷。
渐觉轻罗称体,薄寒中人。谁似我、双蛾颦。
有素娥、涓涓啼痕。
况墨会灵霄,瑶清仙侣,聚散半如云。
春归去,秋平分。感华年逝水,影事前尘。
空自偷声减字,断肠回文。扶病骨,招诗魂。
忏旧愁、愁还翻新。但闲了琴床,金炉博山香不温。
垂湘帘黄昏。映疏花琴瑟,凉月纷纷。
渐觉轻罗称体,薄寒中人。谁似我、双蛾颦。
有素娥、涓涓啼痕。
况墨会灵霄,瑶清仙侣,聚散半如云。
春归去,秋平分。感华年逝水,影事前尘。
空自偷声减字,断肠回文。扶病骨,招诗魂。
忏旧愁、愁还翻新。但闲了琴床,金炉博山香不温。
这首词以黄昏垂湘帘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幽深的画面。"疏花琴瑟"和"凉月纷纷"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落寞。随着夜色渐深,轻罗显得更加贴身,微寒透骨,反映出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敏感。
"谁似我、双蛾颦"表达了词人对自己情绪的自嘲,暗示无人能理解她的愁苦。"素娥"和"涓涓啼痕"则借月宫仙子的意象,增添了哀婉之情。词人感叹自己在仙侣聚散无常中,如同浮云般飘摇不定。
"春归去,秋平分"进一步强调了时光的流转,"感华年逝水,影事前尘"流露出对青春消逝和往事如烟的感慨。词人试图通过"偷声减字"和"断肠回文"来寄托情感,却只能徒增新的愁绪。
最后,词人以"闲了琴床,金炉博山香不温"作结,表达了她心事重重,连抚琴赏香的兴趣也淡漠了,更显其孤寂与无奈。整体上,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无常、岁月无情的闺怨词,情感深沉,意境优美。
翠竹阴团,绿荷芗嫩,朝来和气盈盈。
薰风楼阁,玉燕梦初成。
便有功名壮志,持符节,麟虎频。
更归来后,挂冠神武,四海□高名。
今年,方八十,莱衣舞处,岨拜霞觥。
想笙歌递奏,鼎沸欢声。
何用渠渠颂祝,自应合、福禄安荣。
丹台上,玉清山籍,金字注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