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无栋宇,小屋但诛茅。
境僻人烟少,林深虎迹交。
暗泉通石窦,炎日避松梢。
寂寞元吾事,披襟诵解嘲。
山中无栋宇,小屋但诛茅。
境僻人烟少,林深虎迹交。
暗泉通石窦,炎日避松梢。
寂寞元吾事,披襟诵解嘲。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居山中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句“山中无栋宇,小屋但诛茅”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山中简陋的居住环境,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接着,“境僻人烟少,林深虎迹交”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山中幽静而略带几分荒凉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野性与人的孤独感交织在一起。
“暗泉通石窦,炎日避松梢”描绘了山中独特的自然景观,暗流涌动的泉水与高大挺拔的松树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映射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向往。最后,“寂寞元吾事,披襟诵解嘲”表达了诗人面对寂寞时的豁达与自我安慰,他将寂寞视为自己的事情,通过敞开胸怀、吟诵诗句来排遣心中的孤寂,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生活哲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在自然环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追求。
薄翠含颦,明波濯盼,东风初茁兰芽。
幽怨如丝,缠绵袅入琵琶。
轻烟不障鸳鸯梦,展湘屏、暖玉鸦叉。
最无情、一曲离歌,一霎天涯。
画楼寂寞重相问,有仄襟燕子,语过窗纱。
枕角灯昏,不教断梦留他。
更堪亸鬓横箫地,但濛濛、堕絮飘华。
问今宵,月在谁边,春在谁家。